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第78卷第7期2023年7月Vol.78,No.7July,2023从地球系统圈层互馈与地理综合角度探讨水循环研究刘昌明1,2,3,刘小莽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22)摘要:地球是一个由岩石圈、土壤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层圈组成的系统,水循环过程是这些圈层间联系的纽带,维持良性水循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水循环不是一个独立的自然过程,水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涉及到地球系统的各个圈层和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以森林与水的关系、水循环变化预估、水循环综合研究这3个话题为例,尝试从地球系统的角度探讨水循环研究。关键词:地球系统;圈层互馈;水循环过程;地理综合DOI:10.11821/dlxb2023070011引言从深海、深空、深地、地球系统(“三深一系统”)认知地球过去、现在与未来已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主旋律[1]。从地球系统整体出发,关注地球系统各圈层、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方兴未艾[2]。水作为自然界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水循环过程是地球系统各圈层联系的纽带,维持良性水循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3]。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双重影响,全球水循环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引发了一系列水问题,对全球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4]。水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远远超出了水问题的自身范畴,涉及到地球系统的各个圈层和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有必要将研究角度从水科学拓展到地球系统科学,探讨水循环过程与水问题解决方案。本文以近年来3个热点的水循环研究话题为例,尝试从地球系统的角度探讨水循环过程研究,以供参考。2基于圈层互馈来探讨“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森林(植被)与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水文学的热门话题,甚至可以认为是水文学的永恒话题。国际上,法国早在19世纪就开展了“森林和水”的科学辩论[5],日本在1933—1936年间也开展了森林是否减水的激烈辩论[6]。在中国,随着1978年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1981—1982年也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林—水关系”辩论。黄秉维以《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为题,发文质疑当时的“森林万能”“造林等于修水库”等收稿日期:2023-02-14;修订日期:2023-06-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22050)[Foundation:N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