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梯安全运行风险及防范路径分析.pdf
下载文档

ID:2644237

大小:1.41MB

页数: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电梯 安全 运行 风险 防范 路径 分析
66产品可靠性报告2 0 2 3 年第4 期质量管理电梯安全运行风险及防范路径分析刘天摘要:我国近年来频发电梯安全事故,社会各界对此均表现出高度关注,城市建设中大量高层建筑的使用离不开电梯,因此电梯安全必须得到相应重视。基于此,本文对电梯安全问题展开探讨,分析电梯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给出切实有效的防范路径,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建议,解决潜在的电梯安全隐患,保障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关键词:电梯安全运行风险防范路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涌现出大量用于居住或办公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对电梯有高度依赖,因此人们必须在建设以及日常保养维护过程中积极关注电梯安全。电梯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隐患,若未对其进行妥善解决,则会时刻威胁着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关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尽可能杜绝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电梯安全运行风险电梯设备本身具有较高精度,经过检验合格并做好妥善的日常维护的电梯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依然容易受到各类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引发安全隐患,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技术因素电梯从生产、安装到维护环节,操作人员的技术都可能对电梯安全造成影响。首先,电梯通常由电引、导向、安全保护等八个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互相配合才能保证电梯稳定运行,其中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是对电梯安全影响最为显著的部分,一旦出现故障会造成严重后果。电梯生产企业在生产电梯时,若没有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考虑,电梯参数设计上存在不恰当之处、忽视了安全防护问题或为降低成本使用了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等因素都会造成电梯设备本身质量不过关,不仅不利于后续安装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是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其次,若安装电梯的技术人员没有按照规范完成安装或参数设置不科学,也会导致电梯的安装精度不符合要求,电梯后续使用时出现安全问题。最后,电梯在日常使用时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若维护保养人员所使用的检测设备过于老旧,则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或不真实,从而降低电梯维修工作的及时性,不利于电梯安全、稳定运行。如果保养时发现安全部件存在隐患,则需要及时维修或更换,特别是电引系统制动器的故障可能会造成电梯意外移动、冲顶、地等问题,严重威胁电梯中乘客的生命安全。2.管理因素电梯运行管理过程中虽然存在各种安全风险,但是通过完善、可靠的管理可以消除这些风险的影响;从我国大部分电梯的实际运行情况看,其维护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缺位。很多电梯管理单位所聘用的电梯维护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在对电梯进行维护时也未遵守相应的制度要求,具有较强随意性,很多电梯的维护细节难以落实到位甚至会遗漏,这样的电梯维护不仅不能解决风险问题,甚至还会提高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从制度方面看,我国现阶段尚未出台与电梯安全管理配套的法律法规,没有对电梯生产、安装、维护和使用部门的权责进行严格划分,政府监管部门对此也不够重视,电梯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都无法得到安全保障,一旦安全问题发生,各部门之间互相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问题在住宅电梯中十分常见,住宅电梯作为全体业主的共同财产,一般会委托给物业进行管理,但是物业在管理时并不负责对老旧电梯进行大修、改造或更换,这一问题发生时双方无法厘清权责,对电梯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二、电梯风险因素防范措施探究有关部门必须提高对电梯安全风险的认识,明确自身职责,立足实际情况,对电梯风险因素进行有效防范,从根本上对电梯安全风险形成有效的防控,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1.提高技术水平电梯生产、安装与维护环节的技67产品可靠性报告2 0 2 3 年第4 期.质量管理术对电梯安全能够造成直接影响。目前我国电梯相关产业中,存在严重的人才缺失问题,大部分从业人员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技术,缺乏电梯质量管理意识。因此,相关单位必须从技术角度入手加强电梯从生产到维护全过程的技术管理。首先,在电梯生产环节,生产商应针对设计图纸开展讨论,反复敲定其中的技术难点,确保不存在可能影响电梯运行安全的因素后方可投产,不能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管理,必须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定其满足相关质量标准。其次,在电梯安装环节,企业必须要求安装人员持相关从业资格证上岗,确保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约束其行为,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特种设备企业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就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确保员工系统地掌握电梯相关技术,同时为其创造大量实践机会,帮助员工拥有高效、精准安装电梯的能力。最后,电梯维护保养环节也是电梯安全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需要先培养电梯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电梯检测人员在检测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出电梯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防止判断失误而造成维修成本浪费,同时应重点培养其检修技术,以便于在发现安全风险时通过维修及时解决问题。2.落实维护管理日常的维护管理是最能直接保障电梯运行安全的举措,电梯管理部门需要将维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制定维护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案,并以此为依据对电梯开展科学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前面所制订的管理方案,定期对电梯进行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发现安全风险后及时维修。电梯的门系统是引发故障的最常见系统,因此需要定期检查电梯门锁是否正常运转、检查门间隙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保护装置是否正常运转以及运转承轴、滚动运转部件等易磨损部件是否需要更换等,同时对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进行检查,及时更换或添加润滑油,确保各部件保持最佳性能运转,从而降低安全隐患。此外,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部分零部件长期弯曲或受剪切应力,很容易出现机械疲劳问题,造成钢丝绳崩断等故障,引发安全风险。管理单位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在电梯中张贴电梯乘坐注意事项,禁止使用者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电梯或在电梯中吸烟、泼水、蹦跳等,为电梯运行安全提供保障,同时还应当对物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在电梯发生安全问题后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包括电梯困人的救助、紧急保修等。此外,为确保电梯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管理单位应当构建奖惩制度,将电梯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从而在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追责,减少推扯皮现象。3.加强监管活动为解决社会上层出不穷的电梯安全问题,政府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对电梯安全运行进行有效监管。首先,应以电梯安全为核心,组织专项治理活动。治理对象覆盖从电梯生产到运行全过程所涉及的单位,对电梯风险隐患进行大范围排查与精准治理,积极倾听群众举报,对问题频发的电梯进行建档评估,推动维修工作顺利开展,特别是针对目前缺少管理与维修资金的老旧电梯,需要将其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开展全过程监督检查。其次,应推动电梯检测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现有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鼓励电梯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自主选择检测机构,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与维修,加强电梯检测市场的良性竞争,营造公平有序的电梯检测环境,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最后,政府应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对电梯设计、生产、安装、维护、检验以及适用方的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构建完善的电梯质量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现有法律制度,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到位,要求相关企业按照层级签订相应责任书,加强企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同时,应构建电梯突发安全事件处理机制,以政府部门作为统筹,将公安部门和消防部门整合,对电梯安全突发事件进行及时解决。三、结语综上所述,电梯是广大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关乎城市高层建筑是否能正常使用。为对电梯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让电梯充分发挥作用,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电梯安全管理,解决技术、管理等方面可能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各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构建完善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电梯使用安全宣传工作,消除潜在风险,保护广大电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Q作者单位赣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参考文献1马诗然,邹皓,杨云龙,等.电梯安全可靠性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中国电梯,2 0 2 2,3 3(2 4):1 2-15+63.2张温和.浅析电梯检验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安全防护.中国设备工程,2 0 2 2(2 2):1 6 0-1 6 1.3于凤国,李婷婷,王目凯,等.关于电梯安全风险因素的探讨U.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 0 2 2(0 5):4 6-4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