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装备2023年第7期124ChemicalEngineering&Equipment2023年7月高含水后期精细注水配套技术魏新(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513)摘要:某油田开发目前含水升高,要保持油田持续的高产稳产,必须提高低、中低含水差油层的开采,而且油田每年新增动用可采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都在低渗透差油层。因此薄差油层有效动用是实现产量接替油田高产稳产的关键,油田开发对薄差油层注水提出更高要求。2003年以来该油田应用了高效细分注水管柱,实现注水井来水压力坐封,使分层注水工艺管柱最小卡距缩短到0.8m,为油田细分调整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为提高分层注水井的注水质量,该油田要求对注水井进行了加密测试,随着注水井数和分注层段的不断增加,测试工作量与测试难度相应增大,2005年以来某油田开展了高效测调技术研究。目前该油田精细细分管柱与高效测调技术,已经成为该油田分层注水的主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关键词:高效细分注水;管柱;封隔器;配注器前言随着油田的开发含水的升高,综合含水达到了90%以上,要保持油田持续的高产稳产,必须提高中低、低含水差油层的开采,而且油田每年新增动用可采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都在低渗透差油层。因此薄差油层有效动用是实现产量接替油田高产稳产的关键。面对如此形势,油田开发对薄差油层注水提出更高要求:由2m以上的主力好油层转向1m以下的薄差油层,细分层数平均由2~4层增加到4~6层;常规工艺卡距8m以上缩短到1.5m,分层注水量由平均单层60m3以上下降到20m3左右甚至更低;常规工艺分的粗、分注效果差、误差大、精度低,无法满足薄差油层“分得开、测得准、测得快、低成本”注水工艺技术的需要。同时常规的测调工艺随着注入层段的进一步增加,测调工作量和测试难度也相应增大,常规测调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1常规注水管柱及测试存在的问题常规注水管柱由封隔器与偏心配水器组成,卡段夹层最小厚度一般在1米左右。这样,受注水工艺的限制,有部分小层无法得到有效动用。若隔层限制由1m降低到0.5m,将大幅度提高油层动用程度,降低含水上升速度,这对油田的稳产意义重大。常规封隔器主通道缩径对投捞测试工艺存在影响,且目前常规封隔器为整体解封,每级解封力为6t,随着封隔器级数的增加,解封力相应增加,当达到一定级数时,解封力超过作业架子的承受载荷导致作业困难。常规注水井测调主要采用存储式流量计,采用递减法对井下级差式水嘴进行测试。由于各层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