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杂志僵蚕、全蝎、蝉蜕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中西医机制探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周丽丽薛征△摘要:小儿抽动障碍是一种以不自主的肌肉抽动伴发声为特点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未经及时治疗常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僵蚕、全蝎、蝉蜕是中医治疗该病的常用虫类药物。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认为其具有熄风镇痉、疏风止动、调畅气机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支持该类药物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睡眠质量等途径治疗或预防抽动障碍。本文对僵蚕、全蝎、蝉蜕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中西医机制进行探讨。关键词:抽动障碍僵蚕全蝎蝉蜕机制综述中图分类号:R282.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4737(2023)02⁃0105⁃04∗基金项目:中医儿科联盟建设[ZY(2018⁃2020)⁃FWTX⁃4004]△通信作者,E⁃mail:xz695@163.com抽动障碍(TouretteSyndrome)是以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的、重复、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复杂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多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男性多于女性。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常以熄风止动为基本治疗原则[1],针灸、推拿、耳豆压穴等疗法临床亦有实践。西医治疗常分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临床根据患儿个体情况、疾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疗法。其中,药物治疗多以α2受体激动剂、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抗精神病药物等为主,非药物疗法包括深部脑刺激法(DBS)、行为疗法、综合行为干预等[2]。抽动障碍暂无相对应的中医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可归为“目连劄”“瘛疭”等范畴。北宋医家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载“目连劄”描述眼目不自主眨动的症状;清代医家张璐于《张氏医通》中解释“瘛疭”为抽搐时筋脉拘急弛纵的表现。中医药治疗该病由来已久、实践颇丰,且经相关数据挖掘分析,僵蚕、全蝎、蝉蜕是中医治疗抽动障碍的常用药物[3],三者常相须使用。故现探讨全蝎、僵蚕、蝉蜕治疗本病的中西医机制,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中医机制1.熄风镇痉全蝎、僵蚕、蝉蜕皆入肝经,功擅平抑肝阳、熄风镇痉。《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历来以抽动障碍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治法都难离镇肝熄风。内风得熄,肢体筋脉免受邪扰,故其道通,其气畅,耸肩、甩头、引颈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