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战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以杨松对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为例王颖(长春师范大学ꎬ吉林长春130032)[摘要]抗日战争时期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ꎬ以勇于献身、顽强拼搏、团结一致等为特质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群体中得到了全方位展现ꎮ作为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ꎬ杨松在领导和支援东北抗战中所映现的勇赴国难、实事求是、自觉担当、敢于突破的民族精神ꎬ一直激励和影响着后人ꎮ[关键词]东北抗战ꎻ民族精神ꎻ杨松ꎻ贡献[中图分类号]K265ꎻD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602(2023)05-0072-04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杨松同志办事认真ꎬ有责任心ꎬ我们应当记得他ꎬ学习他ꎮ”[1]243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四年多时间里ꎬ杨松作为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重要参与者ꎬ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下简称中共代表团)代表的身份进驻东北抗日战场ꎮ在抗日战火遍东北的艰难岁月中ꎬ他担任了中共满洲省委吉东巡视员、吉东特委书记ꎬ期间深入一线实地参与反日斗争ꎬ整合各类武装力量ꎬ直接推动了东北反日联合战线的发展和壮大ꎮ今天回顾杨松同志对促成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ꎬ缅怀其爱国情怀ꎬ既是铭记抗日战争历史的应有之义ꎬ也是弘扬、升华和培育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ꎮ一、肩负重任ꎬ实事求是地推动党的抗日策略转变“九一八”事变爆发初期ꎬ东北地区的反日斗争形势愈益严峻ꎮ中国共产党因未完全认识当时全国和东北地区的新形势ꎬ没有意识到武装民众的重要意义ꎬ加之东北地区党组织比较薄弱ꎬ所以广大工农兵和城市贫民很少听到党组织的政治呼声ꎬ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效果不明显ꎮ1933年1月开始ꎬ随着马占山、苏炳文、王德林、李杜等有组织的正规军反日行动相继失败ꎬ东北反日斗争陷入了低潮ꎮ与此同时ꎬ中共代表团根据共产国际关于统一战线问题的政策转变ꎬ对国内指示发生调整ꎬ逐步提出建立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ꎮ同年1月26日的«中共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即«一二六指示信»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ꎬ其作出“建立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2]147的策略指示ꎬ以适应东北斗争新形势ꎮ为进一步增强组织人员力量ꎬ化名吴平的杨松于1934年9月被中共代表团派往东北ꎬ以满洲省委巡视员的身份指导吉东党的工作和武装反日斗争ꎮ(一)深入调研、掌握一手情况到吉东后ꎬ杨松在一个半月时间里亲自巡视了密山、勃利、穆楞三县党的工作ꎬ在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