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45T 2536-2022 五指毛桃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623937

大小:552.41KB

页数:1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45T 2536-2022 五指毛桃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2536 2022 五指毛桃 组培苗 生产技术 规程
ICS65.020.20CCS B 38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 25362022五指毛桃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production officus hirta vahl2022-06-24 发布2022-07-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5/T 25362022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组织培养.15组培苗驯化.26苗木包装与运输.37生产档案.4附录 A(资料性)采集记录.5附录 B(资料性)培养基配方.6附录 C(资料性)生产记录.7DB45/T 2536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庆华、韦坤华、林杨、李林轩、李翠、韦莹、林伟。DB45/T 25362022III引言五指毛桃为我国华南地区习用药材,广西是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广西五指毛桃人工种植发展迅猛,但优良种苗繁育问题仍然是生产的瓶颈。据此,对五指毛桃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五指毛桃组培苗再生技术体系,并以此作为基础,结合生产实际制定出“五指毛桃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以期为我区五指毛桃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DB45/T 253620221五指毛桃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五指毛桃组培苗生产的程序,规定了组织培养、组培苗驯化、苗木包装与运输的操作要求,给出了生产记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五指毛桃组培苗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LY/T 1882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DB45/T 532无公害中药材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五指毛桃ficus hirtavahl为桑科植物粗叶榕。4组织培养4.1培养基配制配制方法应符合LY/T 1882的规定。4.2外植体准备4.2.1来源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4.2.2采集4.2.2.1时间连续放晴2 d以上,上午9:0010:00。DB45/T 2536202224.2.2.2部位当年生枝条上顶芽或幼态叶。4.2.2.3记录记录采集序号、采集地点、生长环境、采集时间、采集人等,建立每份外植体的信息档案,见附录A。4.2.3外植体保存宜随采随用。若存放时间超过1 h,用干净湿润的纸或纱布包裹保湿并置于4环境下保存。4.2.4外植体灭菌4.2.4.1预处理外植体放入3洗洁精溶液中搅拌1min,用棉花擦洗表面污垢,再用自来水冲洗8min10min,置超净台上。4.2.4.2灭菌先用75乙醇溶液浸泡外植体30s,无菌水冲洗1次;接着用0.1升汞溶液(添加12滴吐温-20)浸泡8 min12 min,无菌水冲洗35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4.3培养技术4.3.1培养条件温度2327;光照强度1 500 lx1 800 lx,每天光照10 h12 h。4.3.2诱导培养顶芽切成长0.5cm1cm,直插式接种于诱导培养基1(见附录B)中。叶片切成约1cm1cm的小方块,平放在诱导培养基2(见附录B)上。培养30 d35 d,获得丛芽。4.3.3增殖培养将初代丛芽切成含35个单芽的小丛,接种于增殖培养基(见附录B)中,每个240ml广口瓶接种35丛。培养35 d40 d。继代数36代。4.3.4生根培养将增殖培养后叶片展开、生长健壮、高3 cm5 cm的丛芽切成单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见附录B)中,每个240 ml广口瓶接种810个单芽。培养35 d40 d。5组培苗驯化5.1育苗棚搭建选择背风向阳、排灌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搭建育苗棚。宜建成拱棚,覆盖无滴膜和遮阳网,门口及通风口安装防虫网。环境条件应符合DB45/T 532的规定。DB45/T 2536202235.2苗床准备育苗棚内,用砖块在地面上砌宽1.2 m、高约15 cm的畦作苗床,畦间留30 cm50 cm工作通道。5.3容器与基质宜采用塑料或无纺布营养杯。以泥炭、珍珠岩和沙壤土等混合物作基质。容器装入基质,摆放整齐。5.4炼苗瓶苗不定根长1cm2cm,移入荫蔽度6080的炼苗棚内,揭开瓶盖,在瓶中注入少量自来水,炼苗5 d7 d。5.5移栽取出小苗,洗净根部培养基。在基质上打孔,将幼苗植入,并取基质覆盖固定根系,浇透水。5.6苗期管理5.6.1环境控制温度宜为1830;空气相对湿度:缓苗期8090,成活后6080;荫蔽度7080,苗木出圃前30 d撤去遮阳物。5.6.2肥水调节5.6.2.1缓苗期每天早、晚各浇水 1 次。幼苗成活后浇水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基质湿度宜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 6070。5.6.2.2幼苗长出新叶后,用 0.1的三元复合肥(315)水溶液浇施 1 次,以后每隔 15 d20 d追施 1 次,浓度逐渐提高至 0.3。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5.6.3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卷叶蛾和粘虫等。选用8 000 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 000倍液,或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00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800倍液等药剂喷杀。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5.7出圃规格苗高15cm20cm,地茎0.2cm0.3cm,根系发育完整,无病虫害的苗木可以出圃。苗木检疫按照GB 15569的规定执行。6苗木包装与运输6.1包装容器苗立或卧装入筐内。可用塑料筐、竹筐或木筐,应结实牢固、设有透气孔、高度25 cm。6.2运输装运时,苗筐应有序叠放,防止挤压。运输工具应具备防风、防晒、防雨设施。跨行政区域向外调运时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出运手续。DB45/T 2536202247生产档案对组培苗生产中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应详细纪录,建立生产档案,样式参见附录C。DB45/T 253620225AA附录A(资料性)采集记录表 A.1 采集记录表编号:序号采集号采集地点生长环境采集时间采集人备注DB45/T 253620226BB附录B(资料性)培养基配方B.1培养基配方见表B.1。表 B.1 培养基配方类别配方诱导培养基11/2基本培养基(1/2MS)、6-苄氨基腺嘌呤(6-BA)1.0mg/L、萘乙酸(NAA)1.0mg/L、蔗糖30g/L、琼脂3.5 g/L,pH 5.8。诱导培养基2基本培养基(MS)、6-苄氨基腺嘌呤(6-BA)1.0 mg/L、萘乙酸(NAA)0.3 mg/L、蔗糖30 g/L、琼脂3.5 g/L,pH 5.8。增殖培养基基本培养基(MS)、6-苄氨基腺嘌呤(6-BA)1.0mg/L、吲哚乙酸(IAA)0.3mg/L、激动素(KT)0.3mg/L、蔗糖30g/L、琼脂3.5g/L,pH5.8。生根培养基1/2基本培养基(MS)、吲哚丁酸(IBA)1.0 mg/L、萘乙酸(NAA)0.3 mg/L、活性炭0.5 g/L、蔗糖30 g/L、琼脂3.5 g/L,pH 5.8。DB45/T 253620227CC附录C(资料性)生产记录C.1生产记录见表C.1。表 C.1 五指毛桃组培苗生产记录表序号/批次数量(株)日期施肥病虫害防治负责人员练苗移栽出圃种类施用时间浓度方法病虫害种类用药名称施用时间浓度施药方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