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01CCSB051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T2827—2022赤黍9号良种繁育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forpropagationofchishu-92022-12-08发布2023-01-08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5/T2827—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赤峰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立媛、琦明玉、赵敏、张永虎、李志光、温蕊、霍龙、李涛、贾祎明、赵雅洁。DB15/T2827—20221赤黍9号良种繁育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赤黍9号良种繁育技术的良种繁育程序、生产条件、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地区糜子生产区,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赤黍9号chishu9为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以百日白为母本,ym-020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4良种繁育程序原原种生产4.1.1种子来源来源于育种家提供的符合原品种特征特性的优良单株种子。4.1.2种植方式将原原种种子种植,株距8cm~10cm,行距0.50cm,种植密度为1.5万株/667m2~1.8万株/667m2,空间隔离300m。4.1.3田间选择与淘汰在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对不符合原品种特征特性的单株及时拔除,移出田外,保证无杂株,入选优良单株混合收获。DB15/T2827—20222原种生产4.2.1种子来源与种植将原原种鉴定圃入选的种子种植于原种培育圃中,株距10cm~13cm,行距0.50cm,种植密度为2.0万株/667m2~2.2万株/667m2,空间隔离300m。4.2.2田间去杂去劣在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严格拔除杂株,移出田外,杂株率不能超过0.1%。良种生产4.3.1种子来源与种植采用精量穴播,将原种培育圃入选的种子种植于良种繁殖圃中,播量每穴2~3粒,株距12cm~15cm,行距0.50cm,密度2.2万株/667m2~2.5万株/667m2,空间隔离200m。4.3.2田间去杂去劣在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严格拔除杂株,移出田外,杂株率不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