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81.060.20Y24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1583—2012陶制耐热炊具2012-07-31发布2012-08-15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1583—2012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石家庄市原火陶瓷有限责任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仇志芳、安淑珍、郝春云、李志。DB13/T1583—20121陶制耐热炊具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陶制耐热炊具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用含锂辉石、铝石、粘矸、滑石等为主要原料加工烧制而成的陶制耐热炊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8058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3299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测定方法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3300日用陶瓷器变形检验方法GB/T3301日用陶瓷器容积、口径误差、高度误差、重量误差、缺陷尺寸的测定方法GB/T3303日用陶瓷器缺陷术语GB/T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GB/T3302日用陶瓷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规则3术语和定义3.1灰陶在泥料中引入某种矿物,经高温烧成胎体外观呈灰色。3.2铁胎陶在泥料中引入含铁量高的原料,经高温烧成胎体呈紫褐色。3.3粗颗粒在泥料中引入一定量颗粒,将成型坯面刀修经高温烧成外观呈麻面。3.4欠火制品尚未完全烧至成熟。3.5过火DB13/T1583—20122制品色泽明显变化、发青、发黑暗、敲击声音近似瓷化。3.6假裂由于粗颗粒坯体刀修剥皮形成的细小沟楞,烧后釉面未溶平形成的干裂。3.7颗粒渣由于粗颗粒坯件刀修剥皮,烧成后造成颗粒外露。4产品分类和等级4.1按材质分类为:灰陶、铁胎、粗颗粒、细泥四种。4.2按工艺使用范围可分为:电磁炉用产品和其他类型产品两种。4.3按其外口径或容量分为:小、中、大型,其规格尺寸见表1。表1型号外口径尺寸(㎜)外口径误差(%)容量(ml)容量误差(%)小型<200±1.5<1000±1.5中型200~250±2.21000~2500±1.5大型>250±3.4>2500±2.04.4按外观质量:产品可分为一等品、二等品。5技术要求5.1吸水率电磁炉用产品3%~6%,其他类型产品3%~10%。5.2热稳定性大、中型产品干烧380℃、小型产品干烧350℃投入20℃水中热交换一次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