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1034-1999前言黑龙江鲤分布于黑龙江水系不同水域,它适应性强,生长快,个体大,是我国北方地区池塘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又是一个优良的杂交亲本,是极有价值的鱼类基因库和种质资源库。为加快开发利用和保护、保存黑龙江鲤种质资源,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明华、沈俊宝。36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黑龙江鲤SC/T1034-1999Heilongjiangcarp1范围本标准给出了黑龙江鲤(CyprinuscarpiohaematopterusTemmincketSchlegel)主要生物学性状生化指标、遗传学特性及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鲤原种鉴定。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6874-1997方正银卿3学名与分类3.1学名鲤(CyprinuscarpiohaematopterusTemmincketSchlegel).3.2分类位置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prininae),鲤属(qprinus),鲤亚属(qprinus),鲤种(Cyprinuscarpio).4主要生物学性状4.1外部特征4.1.1形态性状体纺锤形,侧扁,头后背部隆起,头较小。口亚下位,呈马蹄形,上领包着下领,吻圆钝、能伸缩。体表覆盖较大的圆鳞,除位于体下部和腹部的鳞片外,其他鳞片的边缘均有暗色环。体色随栖息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通常背部灰黑色,体侧金黄色,腹部白色。背鳍和尾鳍上叶与背部色同,臀鳍和尾鳍下叶橙红色。黑龙江鲤的外形见图1e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9-10-13批准2000一01一01实施361SC/'r1034-1999图I黑龙江鲤外形4.1.2可数性状4.1.2.1背鳍硬刺11(N),最后一根硬刺为锯齿状,分枝鳍条数17^-21,多数为18,4.1.2.2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19-24,多数为21.2.3鳞式:36黔40,侧线鳞3640,多数为37-38,2.4须:2对,吻须长为领须长的二分之一。3可量性状不同体长组个体,可量性状变动值见表10表1不同体长组可量性状变动值月﹃月﹃项目I组l组l组全长,mm123.5-168.0235.0^-275.0299.3-341.8体长,mm100.0^-139.0194.0^-225.0237.5^-268.0体长/体高2.88士0.122.89士0.053.10士0.10体长/体厚5.73士0.205.58士0.274.95士0.45体长/头长3.38士0.193.47士0.263.63士0.18头长/吻长2.85士0.202.74士0.072.69士0.16头长/眼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