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023No.5合环境保护、休闲、文化及感知需求进行治理。刘滨谊等[3]提出,我们固然应重视百年一遇的洪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但也不应忘记在几百年漫长时间里程中人与自然的其他需求,并强调多学科合作的生态性防洪规划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学术界已认识到景观、生态对于防洪河道的重要性,但大部研究仍以防洪为主导,针对景观防洪一体化的建设模式仍在探索中。2防洪河道景观现存问题我国防洪河道对城市生活的割裂感来自于河道“两高一长”的特点。在我国建立兼顾安全与宜居的防洪河道需考虑河床水位高、人口密度高、河道延续长等特点。1)河床水位高我国河道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可上溯数百年,河床位置相对稳定,长期泥砂沉淀导致部分河床远高于城市。黄河河南段是最典型的“悬河”,通常高于城市约10m。防洪河道在此类城市中类似于城墙,将市民与河水生态完全隔绝。2)人口密度高我国城市人口众多且人员密集,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城市人口已经超过9亿,部分城市人口密度高于2000人/km2,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极大,在此情况下,防洪堤坝通常建设得更高更坚固,对人居环境的割裂感更强。3)河道延续长由于运输、取水等原因,各国城市多选择依水而建,我国也不例外,许多城市的基本架构是沿河道而建呈长条形,或依河湾而建呈方形,上述2种城市设计特点最大程度地将人群分布在河道两侧,这给防洪河道建设及后续景观改造带来挑战。基于防洪河道“两高一长”的特点,为解决传统防洪河道场地狭长、高差大、集中式绿地分散、生态薄弱、功能单一等问题,叶梦如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城市防洪河道景观提升研究——以新乡凤泉湖右岸景观带绿化工程为例LandscapeEnhancementofUrbanFloodControlRiver:TakingLandscapeEngineeringofRightBankLandscapeAreaofFengquanLakeinXinxiangasanExample叶梦如YEMengru摘要传统防洪河道在部分城市已成为人与自然之间的阻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进行城市防洪河道景观提升研究,结合我国河堤“两高一长”的特点,提出以活水复绿、明确贯通、功能融合为基本原则的景观提升方法,并以新乡凤泉湖右岸景观带为例,探讨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关键词河道景观;城市防洪;生态景观;滨水空间;堤坝AbstractTraditionalfloodcontrolchannels,althoughplaysvitalroleinsafetyprotection,havebecomebarrierbetweenpeopleandnature.Naturechannelandbanknow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