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4期重庆三峡学院学报No.4.2023第39卷(206期)JOURNALOFCHONGQINGTHREEGORGESUNIVERSITYVol.39No.206作者简介:胡建(1979—),男,四川泸州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政治认同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朱玉莲(1998—),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重点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研究”(20ZSJSJYZD04);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大中小幼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G2021-955)。-21-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和对策胡建朱玉莲(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9)摘要:人工智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能量,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人工智能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隐私泄露风险、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人工智能依赖风险等潜在威胁。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困境,应加快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率;加强思想价值引领,强化主流意识形态与智能技术的融合;明确思政角色担当,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关键词:人工智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35(2023)04-0021-0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1]随着大数据、互联网、脑科学、云计算等相关研究技术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推动着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2017年,首次出现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人工智能受到了国内业界和市场的关注。随着人工智能多次亮相于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成为各行各业争相发展和竞争的热潮。我国从2018—2022年成功举办了四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与大会的国家、企业以及观看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受到国内外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人工智能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和育人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革。正如尼尔·波斯曼所说:“每一种技术都DOI:10.13743/j.cnki.issn.1009-8135.2023.04.003胡建朱玉莲: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