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对外传播评价理论视角下对“COP27”新闻语篇报道的积极话语分析□梁璐本文选取英文媒体ChinaDaily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有关中国的相关报道作为话语分析文本进行归纳与整理。基于UAMCorpus软件,依托Martin的评价理论,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评价理论的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与级差系统对文本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探寻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同时拓展此类新闻语篇报道文本的分析模板,拓宽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关键词:评价理论;COP27;积极话语分析一、引言近些年来,环境问题引发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热量不断累积,在其推动下,过去八年已步入有记录以来最暖八年的轨道。气候变化的预兆和影响愈发令人关注。2022年11月6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27)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召开。此次会议共有六大看点: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进行气候融资的进一步讨论;关注依赖煤炭的中等收入国家,并与其建立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继续讨论甲烷承诺;对碳排放制定严格的指导原则;各国的气候承诺。此次会议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就是建立了“损失与损害”基金,要求发达国家为贫穷国家因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损失与损害买单。ChinaDaily是“认识中国的窗口”,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英文媒体之一。本文拟选用ChinaDaily对COP27报道中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为研究语料,自建语料库,对语料进行手工标注,并运用UAMCorpus对语料进行标注与统计。依据统计结果,探究中国形象的构建以及评价理论视角下此类大会的新闻语篇的分析范式。二、文献综述(一)积极话语分析下的评价理论。马丁在1999年正式提出了“积极话语分析”的新概念。积极话语分析立足于褒贬与建构,倡导以和谐、平等、友善的方式对目标话语进行分析,协调和均衡谈话双方的关系。通过积极话语分析,揭露话语背后的正能量以及积极面,同时引导探索解决问题之道,进而推动和谐美好社会的建设。积极话语分析,在马丁的指引和启示下,常以评价理论作为研究方法。根据韩礼德所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具有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篇章功能。评价理论正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扩展。其关注语篇所协商的态度,所涉情感的强度以及表达价值,联盟读者的方式。评价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与级差。态度有关情感,介入有关态度来源,级差有关态度的介入程度。其中,态度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