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07-06作者简介:曹泳(1990-),男,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2015年毕业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从事药物研发工作,1537849978@qq.com。面手性配体参与的催化氢化合成手性药物研究进展曹泳,王福祥,李辉(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41)摘要:在天然手性化合物参与下,利用手性诱导外消旋化合物进行拆分或化学计量不对称合成、天然产物转化、生物转化等等是获得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但这些方法操作繁琐、成本高、产量小,远远达不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不对称催化氢化被认为是最具工业化应用前景的反应,也是目前最成熟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已经有许多工业化的实例。综述了面手性二茂铁配体参与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在手性药物生产过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手性药物;催化氢化;面手性配体;二茂铁doi:10.3969/j.issn.1008-553X.2023.02.008中图分类号:TQ4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53X(2023)02-0030-08安徽化工ANHUICHEMICALINDUSTRYVol.49,No.2Apr.2023第49卷,第2期2023年4月1951年Kealy等[1]第一次报道了二茂铁化合物,次年,Wilkinson和Woodward确定了二茂铁的三明治结构[2],自此,面手性二茂铁类配体吸引了众多化学工作者的目光,陆续有许多以二茂铁为骨架的手性配体被设计合成出来(图1),并成功应用到各类不对称反应中,尤其是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的广泛应用。本文从结构上将二茂铁类配体分为非C2对称和C2对称面手性两类,分别介绍了其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合成手性药物中的代表性应用。图1以二茂铁为骨架的面手性配体Fig.1Examplesofferrocene-basedchiralligands1非C2对称的面手性配体1994年,Togni和Spindler课题组报道了一类非C2对称的二茂铁双膦配体-Josiphos[3]。该配体和金属铑配位以后,对α-乙酰氨基肉桂酸酯、乙康酸二甲酯以及β-酮酯都有很好的催化氢化效果。随后,该配体成功地应用到农药金都尔(metolachlor)的工业生产中,和金属铱原30位配位以后,反应体系中加入碘离子和乙酸才能产生催化活性。该反应体系成功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在于配体上引入了大位阻的3,5-二甲基苯基。该反应活性非常高,TOF>600000h-1,S/C高达2000000(图2)[4-6]。图2金都尔的合成Fig.2ThesynthesisofMetolachlor后来,Weissensteiner和Spindler通过结构修饰改造合成了一系列刚性的JosiPhos类配体[7-8],但其在催化氢化反应中的效果并没有JosiPhos好。紧随其后,Ito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