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32-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年第34卷第11期(总第559期)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换过程中,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有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较好,位于其中的各个村落基本已经实现了全面转型。但也有一些尚处于转型初期的传统农业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其村落发展状态呈现出一定的不同变化。恒北村在盐城传统农业区内属于经济发展势头相对较好、空间转型迹象比较显著的村落,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因此,以盐城市为例,目的是寻找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先发转型村落进行社会空间研究,通过典型带动一般,对促进中国传统农业区村落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村落概况恒北村属大中镇,地处盐城市大丰区南侧,距大丰区3.7km,西侧有县道大沈公路,北侧有城区南延的主干道东宁路和春柳路。从恒北村到大丰区只需10多min车程,到盐城市中心城区需1h车程[1]。恒北村村域面积4.75km2,其中果树栽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1.3%。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1330户,3532人。2021年全村国民经济总产值为16780多万元,同比增长超10%;村民人均纯收入28700元,同比增长11%,其中果品收入占比73.17%;村集体经营收入300多万元,村级资产积累超过1.5亿元[2]。2社会空间:传统形态向现代化形态的转换2.1社会关系复杂化首先是作为社会基本组织单元的家庭发生了分裂。原来父母与已婚子女共同居住或兄弟姐妹婚后不分家的联合式大家庭消失了,绝大多数家庭是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生活的小家庭,这与城镇的家庭结构变化趋势相同。村落家庭“小型化”趋势与住区整合及住房拆迁安置密切相关,多数家庭在征地后都按户口分到两套及以上的房子,使得家庭有条件实现分离,年长的父母多选择与有小家庭的子女分开居住。征地政策和集体经济支撑下,村里老年人家庭收入也能够满足生活需要。访谈实录1:“我家原来住在村东头,就是那条河的对岸,后来因为拆迁搬到了这里。原来住房就是三间平房,再加个简单的灶间和厕所,跟儿子一家三口住得挤点。我们是2013年搬过来的,跟儿子家各分了一套(房),现在住的(房)是两层,大概有100来平吧(建筑面积),有室内厕所、厨房,有客厅和两个卧室,够我们老两口住的,挺宽敞的。……”(恒北村迁居村民)村落曾经以血缘、亲缘关系维系的差序式关系格局在消解,向城镇社会那样,靠利益关系、业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等多元关系维系的网络化社会关系形态在形成。“关系”模式的转变蕴含了空间资源配置逻辑变化(表1)。2.2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