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3-03-3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价学取向的典籍英译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8BYY034);河南省教育厅省级高教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一流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SJGLX247)。[作者简介]张志强(1964-),男,河南辉县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教学;勾亚蒙(1998-),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传播学视域下红色旅游资源英译策略评析张志强,勾亚蒙(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摘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评析我国红色旅游资源翻译,就是要在评价翻译策略的运用时,充分关注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信道容量、信息冗余、噪音等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翻译传播的目的不仅是要让我国红色旅游资源“走出去”,更要让传播受众理解和接受。译者只有在传播学理论的观照下,才能灵活又科学地选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助力于我国红色旅游资源的国际推广和国际形象塑造。此外,建好红色旅游资源翻译语料库、受众反馈语料库和翻译传播研究智库,对部分传播内容的翻译进行规范和统一,也是提升我国红色旅游资源翻译水平的重要途径。[关键词]传播学;翻译传播;红色旅游;信道容量;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330(2023)03-0112-06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研究日显重要的今天,研究我国的红色旅游资源翻译策略,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让红色旅游文化走出国门,有效带动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提升中国国际形象,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拟以部分河南红色旅游资源翻译为例,从传播学视角评析红色旅游外宣翻译策略,并提出改进我国红色旅游对外传播的可行性建议。一、传播学与翻译传播学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2015:35)[1]在其被誉为传播学的独立宣言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把传播过程归纳为五个要素的互动,这五个要素就是“5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说(To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它包括了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在拉斯韦尔之后,还有一些著名心理学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