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4182/J.cnki.1001-2443.2023.03.005负载型钯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对Cr(VI)的液相催化加氢还原研究曹玉红,余代良,李明会,李电照(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选择SiO2为载体,合成了负载型钯基催化剂Pd/SiO2和Pd/SiO2-NH2,并将催化剂应用于对Cr(VI)的催化加氢还原实验。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催化剂均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对比Pd/SiO2,Pd/SiO2-NH2可更有效地分散贵金属钯颗粒,提高活性位点的数量,催化性能更好;Cr(VI)的催化加氢还原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在酸性环境中,Cr(VI)的还原反应会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为钯基催化剂有效去除Cr(VI)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Pd/SiO2-NH2;氨基化;Cr(VI);催化加氢还原中图分类号:X13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43(2023)03-0228-09引言在工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铬(Cr)已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重金属元素之一。铬元素通常以Cr(VI)和Cr(III)的形式存在,其中Cr(III)的毒性较低,它们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然界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而这一过程以亚铬酸根的形式出现。Cr(VI)具有极强的毒性,其主要污染源是人类活动,包括铬矿石开采、冶炼、金属加工、皮革制剂、工业颜料等,以及工业排放的废水废气,这些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1]。Cr(VI)的潜在危险已经被全球公众所认识,它的致癌、诱变以及致畸等特性已经成为全球健康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受到全球各界的普遍关注[2]。世界各国都为此制定了工业废水中Cr(VI)的排放标准[3]。因此,水环境中六价铬的去除刻不容缓。传统的Cr(VI)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还原法[4]、吸附法[5]、离子交换法[6]、光催化还原法[7-8]。相比于传统的处理技术,液相催化加氢还原技术具有环保、安全、高效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9-10]。催化剂作为液相催化加氢还原技术的核心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该技术中贵金属钯(Pd)与其他贵金属相比有着较为突出的活化氢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活性组分[11]。二氧化硅(SiO2)具有廉价、环境友好、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兼容性高等特点,常被用作催化剂载体[12]。相比于H2而言,甲酸是一种安全,高效,便于储运的储氢材料,应用更为广泛,是氢供体的首选材料[13]。此外,研究表明,在催化剂中引入官能团能够让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