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栏目: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DOI10.12030/j.cjee.202302068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冯钦忠,杨世童,刘俐媛,等.《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HJ1284-2023)解读及实施建议[J].环境工程学报,2023,17(6):1997-2006.[FENGQinzhong,YANGShitong,LIULiyuan,etal.Interpretationandimplementationsuggestionsof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OperationandManagementofMedicalWasteDisinfectionTreatmentFacilities(HJ1284-2023)[J].ChineseJournal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2023,17(6):1997-2006.]《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HJ1284-2023)解读及实施建议冯钦忠1,2,杨世童1,2,刘俐媛1,2,张筝3,于晓东4,王通哲1,2,王凯月1,2,陈扬1,2,✉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2.国家环境保护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北京100049;3.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100012;4.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110167摘要为促进相关单位准确理解《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HJ1284-2023)各条款,推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行业全面执行环境管理技术要求,结合行业典型工艺路线、特征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现状,对新发布的技术规范进行了解读。技术规范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医疗废物环境管理体系,更好的推进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行业合理发展。关键词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政策解读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也包括《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规定的其他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废物。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3]进行严格管理。通过高温蒸汽、微波、化学消毒、高温干热或者其他方式消毒处理后,在满足相关入厂(场)要求的前提下[4],运输、贮存、处置过程不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5]数据,2019年全国196个大、中城市医疗废物产生量为84.3×104t,处置率为100%[6]。截至2020年3月21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6066.8t·d−1,相比新冠疫情前的4902.8t·d−1,增加了1164.0t·d−1[7]。为了消除其感染性,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多年以来,国际上通常采用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置,但焚烧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恶英、重金属以及酸性气体等污染物。高温蒸汽、化学、微波以及高温干热等属于消毒处理技术,由于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