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就业与保障2023.6高校公益创业的育人功能及培养路径研究—以“汇爱”公益创业项目为例文/李阳摘要:高校公益创业作为近年来的一种新兴创业方式,向社会传递了同时追求经济与社会价值的创业理念。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政策背景,依托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汇爱”公益,通过为处境不利儿童家庭提供家庭教育公益指导服务的实践,探索高校公益创业的育人功能和人才培养路径,实现立德树人、公益育人、实践育人的培养目标。关键词:公益创业;育人功能;处境不利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一、现状与背景分析(一)高校公益创业的现状高校公益创业是指以大学生为创业主体参与或发起以缓解、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并以此可以创新社会问题解决方案、提升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且可做到持续发展的自主创业项目。我国高校公益创业始于2006年湖南大学创建的“滴水恩”公益创业协会;2009年前后,伴随首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业论坛、共青团中央“青年恒好”公益创业行动、清华大学“北极光杯”公益创业实践赛等系列活动比赛的开展,公益创业在中国高校开始发展;2014年,由共青团中央等单位举办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将公益创业纳入大赛范围;2016年,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始增设“互联网”公益创业,倡导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为推动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促进作用。(二)处境不利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公益创业的背景及意义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特别强调“对留守、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支持”。《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指出,要“拓展指导服务渠道,强化分类和个性化指导力度”,“努力构建多方参与、协同育人的家庭教育新格局”。要“广泛吸纳热心家庭教育公益事业的教师、大学生为家庭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特别“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多发地区,城市流动人口集中地、城乡结合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地等重点地区,广泛开展预防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开展针对农村流动留守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活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关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大多是阶段性的活动或项目为主,覆盖面和持续性有限,不能满足广大流动留守困境儿童家庭对家庭教育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存在一定的人才缺口。高校是人才资源的聚集地,具有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师生可以通过公益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