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实用医学2023年5月第35卷第5期·569·飞秒激光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进展陆勤康,邓晓妤,张丽芳doi:10.3969/j.issn.1671-0800.2023.05.003【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671-0800(2023)05-0569-06世界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白内障患病人数日益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显示,2020年全球50岁及以上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是白内障,约占全球3360万失明病例的45%[1]。随着眼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PCS)逐渐普及,现已是全球医疗保障中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近年来,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白内障手术已不单纯是一种复明手术,还承载了屈光矫正的作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不仅要改善视力,还要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运用飞秒激光技术辅助白内障手术,既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还有利于提升手术的安全系数和精准度,减少并发症的产生。1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不仅要摘除混浊的晶体,还要对患者的屈光不正起到矫正作用。手术不仅要精准矫正低阶像差,还应考虑高阶像差带来的影响,减少视觉干扰现象的发生。因此,在进行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术前精准评估、术中精准操作及术后眼部健康管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1.1术前精准评估计算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而精确的检查,如角膜地形图、眼轴、前房深度、白到白距离、角膜内皮及主觉验光等,结合各项生物参数及屈光状态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尽可能抵消全眼的屈光不正。此外,还应对有特殊需求的患者进行个体化选择,如年纪较轻,有视近需求的患者,要考虑老视带来的影响;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应使用特殊公式进行人工晶体度数的选择。需注意的是,对于有近视激光手术史的患者,选择晶体应该更加慎重。美国眼科学会报告显示,有近视激光手术史的患者,即使使用最权威的方法计算晶体度数,结果也不太准确[2]。此外,如果角膜内皮条件差,手术会加重其损伤,甚至导致角膜内皮失代偿。1.2术中精准手术操作术中精准的手术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术源性屈光不正。由于手动操作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引入飞秒激光及导航系统来辅助白内障手术,不仅能提升手术操作的精准度,还可以保证人工晶体处于有效晶体位置,减少术后由人工晶体的偏中心前移、后移、倾斜等导致的屈光状态改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3]。1.3术后眼部健康管理白内障术后更应该注重眼部护理工作。术后眼部炎症、泪膜不稳定及后发性白内障等都会影响术后的屈光效果。老年人尤其合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