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第20卷第4期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20No.4Apr.2023一、引言在我国,产教融合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早期的产教融合探索与实践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产教融合”的育人方针。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对深化产教融合做出制度性安排,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上述文件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是我国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产教融合从单纯的教育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规划,被纳入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之中,从职业教育横向扩展至高等教育、向下延展到基础教育,涵盖整个教育领域。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国外学者较早开始关注产教融合。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理论,Etzkowitz和Ley-desdorff(1995)提出了政府、产业、大学三重螺旋的知识生产模式,初步构建了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在此之后,Carayannis(2009)加入了公民社会这一主体,提出了四重螺旋的知识生产模型。对于什么是产教融合,Bekker(2008)认为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部门和产业部门进行的知识、技术的整合与交换,而San-toro和Gopalakrishnan(2000)认为产教融合参与主体不仅包括企业和高校,而且也包括政府、行业组织等利益主体。国内学者对产教融合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领域,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产教融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界对产教融合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沈洁等(2021)系统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演进路径,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实施的深层影响因素,提出了突破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实施困境的具体举措。朱喜祥(2021)和李玉倩、史献芝(2021)分别从多学科和资源理论视角,探讨如何构建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突破产教融合困境。马永红等(2021)、许俊强等(2021)探讨了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提升研究人才培养质量。刘润泽等(2021)从教学资本、人力资源、学生社交、审核认证等四个维度实证检验了产教融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直接和间接效应。还有部分学者以地方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