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广告《海绵城市建设的景观途径》:海绵城市的景观设计与优化作者翟俊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2240982出版时间2020年书中,作者先在阐述海绵城市建设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海绵城市建设的两条途径,并着重指出景观建设对海绵城市的现实意义。随后立足于海绵城市建设需求,从自然地理环境和城市空间规划等角度出发总结出景观设计依据和原则,并给出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和技术设施,细致地向读者展示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最后给出国内外海绵城市的景观设计案例,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具体介绍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思路与实践方法。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在储水、排水等方面具有突出能力,能有效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质量。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将城市发展与自然规律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生态型城市建设方案,可进一步提升城市居住的生态宜居程度,因此建设海绵城市是目前中国城市建设领域的热点话题。书中提到,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途径在于建设雨水收集、可持续性排水系统等相关工程,如利用供排水管线规划、城市蓄水廊道等工程储备雨水资源,解决水患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其一,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与优化。道路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占据较大比例,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需根据实际道路应用需求采取不同的景观设计方案。例如,在人行道设计中,可以在道路定位层上铺设透水基层,并利用网格铺设好具有导水性的PP塑料管道,让雨水通过渗水层并经过管道流入水资源存储地,为后续水资源利用提供助力。再如,在景观广场道路设计中,可以减少纯地砖铺装,在人行压力较小的区域设置“透气”地面铺装,运用透水混凝土、陶瓷透水砖等新型材料铺设道路,如此一方面可以通过雨水下渗来收集大量雨水,另一方面有助于清洁路面,增强道路美观性。其二,城市绿地景观的设计与优化。城市绿地规划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绿地空间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海绵城市建设视域下,设计人员需充分考察绿地空间的地质条件和雨水资源情况,然后对绿地空间的水资源存储能力进行调查。如果该绿地空间地质稳定且水资源丰富、储存能力优越,可以多种植亲水性的绿地植物,在满足植物景观设计需求的同时保障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另外,在雨水资源丰富、排水压力较大的城市区域,可以设计下沉式绿地空间,利用土与道路的地势高差让绿地空间成为雨水循环吸收的容器,同时种植固坡、固沙和固水植物,有效提升城市吸水防涝效果。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