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5期萧华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年轻的上将,是我军杰出的领导人和青年工作领袖。12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3岁担任江西兴国少共青年团县委书记,14岁调入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红军首任青年部部长,17岁出任“少共国际师”政委,抗战时期被称为“娃娃司令”。被誉为“儒将”的萧华在长期领导军队政治工作中,为我军的青年工作及共青团工作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百年华诞和纪念“少共国际师”成立90周年之际,总结萧华领导青年工作的实践历程和理论探索等历史贡献,为新时代的青年工作进一步提供理论指引和方法论参考。一、萧华领导青年工作的实践历程萧华很早就展现出青年工作的领导才能,并成长为我军优秀的青年工作领袖。他的实践探索历经四个阶段:一是少年阶段领导兴国少共县委;二是苏区时期成长为红军青年工作领导;三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从山东转战东北乃至全国;四是建国后继续领导总政治部工作。(一)少年萧华领导兴国少共县委少年萧华在大革命时期加入兴国本地的学联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赣南青年干社[1],从事宣传、联络等革命工作。在中学时期,面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危险,萧华毅然加入共青团,并被编入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同时开展共青团及青年工作。1928年12月,兴国县在党的领导下爆发农民暴动,12岁的萧华就是革命队伍的得力助手和积极参与者。[2]因为在革命中表现突出,1929年兴国县组建少共团县委时,萧华当选少共县委的组织委员,并在12月成为兴国少共县委书记。至1930年春,萧华领导着团组织从十几人发展到一千多人。因为工作出色,不到入党年龄的萧华,也被光荣地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此期间,毛泽东在兴国起草《兴国土地法》,并亲自主持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14岁的萧华作为青年团的干部也参加了训练班,并由毛泽东亲自调入红军。(二)苏区时期担任首任青年部部长1930年6月,红军总前委任命萧华为一军团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在罗荣桓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萧华利用繁忙的行军作战间歇,跑遍基层连队,快速建立起红四军少共组织。1932年春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央苏区共青团首“儒将”萧华对青年工作的历史贡献叶政张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26)摘要:“儒将”萧华曾任红军总政治部首任青年部部长,在革命时期不断探索青年工作理论,是我军青年工作的开拓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萧华系统总结了青年工作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和理想信念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