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WORLD\公关世界125FOCUSION文/周金花黎玉广(玉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玉林537000)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论文、维普网论文、学术会议、出版著作、个别访谈、现场调研等的整理,来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建设的现状并进行分析和反思,力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双重新型挑战之下,较为清晰地呈现基于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图景,以期纾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压力、完善创新教育体系,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品质。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第二课堂,现状反思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现状反思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定位旨归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既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也区别于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它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重在构建学生宽厚的知识结构,塑造创新精神和人格,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这种人才拥有广阔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乐于探索求知,奋力拼搏,为人类的利益服务;不仅胜任某种职业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之能力。使学生从认识世界上升为改造世界,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能动的飞跃。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能在创新中应用、应用中创新之人格、精神和能力。二、创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内涵阐释所谓第二课堂,是指第一课堂以外的全部学习活动,如科研活动、课外学术活动、科技竞赛、业余培训等等。创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具有如下特点:首先,第二课堂的教育是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我学习、自我研究和自我实践等方式来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性、适应性、社会性及实践性等方面素质的教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终归是理论,只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指导学生实践、应用于学生实践才能够变为学生的本领,才能达到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课堂的性质决定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开严谨的教学计划,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学习内容,化理论为实操,为培养应用型创新本科的人才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其次,第二课堂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寓教于乐”,趣味性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使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前面已提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源具有“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等特点。因此,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