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究TechnicalResearchFORESTSCIENCEANDTECHNOLOGY61二○二三年第七期林业科技通讯大同地区红叶山丁子高位嫁接快繁技术试验及园林应用刘文丽(大同市云冈林场,山西大同037000)摘要:随着城市园林建设日臻成熟,社会各方对其提出更高要求,而植物资源是园林建设的重要支撑。大同地区处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风沙区,受气候及立地条件限制可用于营造园林景观的彩色植物品种偏少。红叶山丁子是从乡土树种山丁子(Malusbaccata)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色泽艳丽,落叶期迟,果期甚长且落得较晚,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强,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绿化价值。本文基于对红叶山丁子引种试栽及快繁试验取得的成果,综合分析其物候变化、生长状况、抗逆性表现,总结出适宜当地的培育技术,为大同地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拓展大同地区园林绿化植物资源。关键词:红叶山丁子;Malusbaccata;高位嫁接;园林应用;大同地区中图分类号:S792.99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097—0285(2023)07—0061—03DOI:10.13456/j.cnki.lykt.2022.09.27.0003作者简介:刘文丽(1974-),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和园林相关工作。红叶山丁子,是从乡土树种山丁子(Malusbaccata)中选育出的变种,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具有较高的审美和绿化价值。红叶山丁子不论是其靓丽叶色,清雅花色,诱人果实,还是生长快、抗寒、抗旱、易成活等优良性状表现,一经问世便成为翘首的彩色树种,在东北等地区已规模化生产推广应用,引起大同地区业界关注。2018年当地苗圃从辽宁引种红叶山丁子嫁接苗(砧木为山丁子)300株,地径3~4cm,株高1.0~1.5m,定植株行距1.5m×2.0m进行试种表现良好。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高位嫁接红叶山丁子的物候规律、生长情况、适应性等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为大同地区彩叶树种的快速繁育提供指导。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大同市近郊的一处苗圃,地理坐标为北纬39°53′-40°17′、东经112°53′-114°24′,海拔1035m,无霜期150.9d左右,处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风沙区,年平均气温6.4℃,最低温度-29℃,最高气温37.7℃,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400mm左右,年际变化大,平均年蒸发量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