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创新┃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62·2023年第13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3)13-0062-04城轨智能客流联控系统研究与应用*黎志华,陆桥(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145)摘要: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市民对日常出行的高效便捷性需求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量也日益增加,给车站客运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需使用更智能的手段提升管理能力。阐述了广州地铁基于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智能客流联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通过采集实时客流,结合图像识别,汇集多源客流数据与模型策略的融合计算,深化数据分析应用,运用精准预测研判,自动触发客控规则,将以往的经验化、被动式的车站客运组织,转变为车站各客运设备、信息系统之间智能联控的车站客运联控模式,从而实现综合信息发布及车站设备联动控制,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联控提供了更高效的工作方式。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联控;智能;大数据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志码:ADOI:10.15913/j.cnki.kjycx.2023.13.017广州地铁自开通以来,客运量不断攀升,2019年日均客流达906.8万人次,早晚客流高峰时段,47个车站需执行客流管控。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点,正常工作日全天客流量的50%以上集中在早晚高峰期4h内,因此早晚高峰期是运营压力最大、运力与需求矛盾最突出的时段,需要根据这个特点制定合适的客流联控方案。结合智慧城轨建设思路[1],广州地铁研究搭建符合新时代轨道交通发展的智能客流联控系统,以进一步提升车站的运营效率,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及满意度。1现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具备高安全性与准点率等优点,使它成为了市民出行的首选方式。随着城市的发展,乘客出行人次也日益增长,原有车站的建筑设计难以满足车站、线路、线网的乘客输运需求。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联控,主要依靠对AFC(AutomaticFareCollectionSystem,自动售检票系统)数据、车站满载程度的监控,以人的判断作为启动客流控制的驱动,利用人员、分隔栏杆、声光设备等实现客流分流管控。这种方式存在及时性、精准性、联动性不足的缺陷,缺乏对未来客流趋势的预判和干预,客运安全风险较大,且人力投入成本过高,对现场运营影响较大[2]。受到基础设施条件和运营环境的制约影响,在客流人数超过地铁车站设计承载量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实施客流联控措施,给地铁车站的运营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为提升客流联控措施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