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S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E组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各1例,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3讨论竖脊肌(ESM)又称骶棘肌,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为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肉。ESP是近年来开展应用的躯干神经阻滞技术,有学者指出,其应用于胸科手术后镇痛有效性、安全性较高[6-10]。本研究发现,ESP具有并发症少、镇痛效果确切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超声引导下,其阻滞成功率显著提高,但仍可能引起低血压、气胸等并发症,在操作时,可以发现,ESP的穿刺用时更短,穿刺深度更浅,可能是由于其超声图像更容易辨认。ESP穿刺时针尖在T5横突、竖脊肌深面间。ESP阻滞覆盖脊神经节段为T3~T8,药物可沿肋间肌、竖脊肌扩散,直至椎旁间隙神经,阻滞平面较广。本文结果显示,E组在术后24h镇痛泵按压的次数更少于S组,首次进行按压镇痛泵的时间长于S组(P<0.05);术后,E组的VAS评分均优于S组(P<0.05);E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S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综上,超声引导下ESP和的毕外科医师行肋间神经阻滞都可以减少TL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但是相比较的话,ESP的术中低血压风险更低,具有一定优势。参考文献[1]毛菇,仇澜.前锯肌平面阻滞和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J].中国临床研究,2022,35(10):1366-1370+1375.[2]金刚,沈亮,崔东海.切皮前及术后分别行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22,27(09):1307-1311.[3]简春芳,沈熠,傅杭祥等.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与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J].中华疼痛学杂志,2021,17(05):528-533.[4]李真,王瑞.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联合PCIA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08):1213-1214.[5]陈斌,苗民,王宁,等.超声引导下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下胸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0):104-106.[6]胡云霞,王瑜,卢静,等.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0,36(02):144-147.[7]孟庆胜,张媛,尹加林,等.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25(10):786-788.[8]马丹旭,任惠龙,芮燕,等.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