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2期2023年3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Vol.26No.2Mar.2023doi:10.13582/j.cnki.1672-7835.2023.02.002毛泽东对新三民主义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熊辉1,刘学勤2(1.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632;2.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2)摘要:毛泽东秉承民族主义中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克服反帝反封建的软弱性,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秉承民权主义中建立共和政体的思想,摒弃其阶级局限,提出了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思想;秉承民生主义中“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思想,消解所有制上的局限性,提出了具有社会主义取向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吸取辛亥革命没有充分动员民众导致失败的教训,秉承新三民主义中“扶助农工”思想,提出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统战思想。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吸收三民主义的精髓和合理成分,摒弃其阶级属性导致的缺陷和不足,再根据实践进行丰富和创新,从而实现了对三民主义的超越。关键词:民主革命;毛泽东;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835(2023)02-0009-07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特别是晚年重新解释的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客观总结、全面把握和理性思考近代革命道路经验教训的结果,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合理的有益成分和明确的革命实践指向性。毛泽东作为孙中山事业和思想的最忠实继承者和勇敢的实践者,在民主革命过程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和方法,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秉承其合理元素和精髓,摒弃其阶级属性而导致的缺陷,并对三民主义进行补充和再创新,从而实现了对三民主义的超越,使第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具有了深厚的不断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代代相承的民族血脉,呈现了比三民主义更为进步和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态。一秉承民族主义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克服反帝反封建的局限性,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纲领,是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其要义就是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建立独立的国家,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但未能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口号。孙中山晚年根据多年革命的经验教训,重新解释民族主义与反帝反封建之间的联系,使其具有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性。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