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2期高教探索HigherEducationExploration美国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育模式、特点及启示∗赖雪梅收稿日期:2021-12-10作者简介:赖雪梅,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重庆/400054)∗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美国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课程运行机理研究”(17XJC710001)、重庆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21ZDR009)以及重庆理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0YB31)的成果之一。摘要:美国的大学高度关注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形成了从制度规范、机构管理、教育培训到导师督导的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制度、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学术道德专门教育、规范导师学术道德督导职责方面有重要启示。关键词:美国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模式;启示美国的大学高度关注学术道德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累积,已构建起从制度机制到管理运行的系统治理模式,彰显美国特色,较好地发挥其治理的制度和管理优势。靶向我国研究生培养和学术道德治理的现实问题,美国高校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重点研究与合理借鉴。一、美国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模式美国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已形成从制度完善到规范实施、从机构健全到管理执行、从专门的教育培训到导师的直接督导相结合的完整而成熟的运行模式。(一)制度规范政策规章既为高校学术道德治理提供依据和指南,也为研究生提供遵从学术道德的行为指引,对高校学术道德培养教育起到基础性作用。美国大学有高度的学术自治权力,即便如此,其自治也须在国家的政策、联邦宪法和法律的规约和指引下实现。因此,美国高校关于学术道德治理的政策制度是以联邦、州、学校为线索自上而下建构起来的规章体系。其学术道德治理的顶层政策就是《关于科研不诚信行为的联邦政策》,全美几乎所有的高校在其有关学术道德治理的政策和制度中都公开标明联邦政策是其主要的制定依据。此外,联邦宪法、联邦政府下设的诚信机构出台的关于科研诚信、负责任研究的伦理规范和对失信行为惩戒的指导标准,以及司法部关于知识产权的立法等,都是美国大学制定校内学术道德政策的直接依据。在此前提下,各类大学依据本州的法律和政策,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形成有关学术主体权力和义务、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调查和处理等具体的制度和规章,细化到针对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不同群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