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6期学报No.6Vol.382023年6月JournalofLeshanNormalUniversityJun.,2023DOI:10.16069/j.cnki.51-1610/g4.2023.06.016公厕革命:民国时期上海公厕治理探析白中阳,刘荣鑫(延安大学历史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民国时期,上海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各项公共事业迅速发展,而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公厕作为城市公共卫生的窗口,逐渐被纳入到了上海政府公共事业的范围之中,成为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民国时期上海公厕的治理,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尤其是公厕在筹建和治理的过程中受到资金、环境、历史等因素的制约,但该时期上海公厕的治理在由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的过程中依旧获得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上海公厕作为上海城市文明发展的见证者,它的演变也展现了当时上海社会生活风貌的变迁。关键词:民国时期;上海;公厕;粪秽治理中图分类号:K90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23)06-0111-10收稿日期:2022-06-23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日常生活研究”(14JJD770HD10)作者简介:白中阳(1988—),男,河南鹿邑人,延安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近代城市史;刘荣鑫(2000—),男,河南南阳人,延安大学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近代城市史。公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公共场所,它的发展和城市社会的变迁具有同一性,城市的发展与进步会促进公厕的发展,同样公厕的发展进步也会反作用于城市面貌的革新。因此,公厕治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近代中国城市乃至全世界城市公共卫生管理过程中绕不开的共同话题。近年来,学界关于公厕改良与治理的学术成果层出不穷。欧美学者克莱拉·葛利德(ClaraGreed)探究了城市公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把厕所列为城市设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从如厕者的需要和建设者的考虑来谈论其存在的问题,重点强调了公厕设计是改变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1]而国内近些年来对于近代城市公厕治理与改良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侧重于将公厕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联系[2-3],侧重点都在于城市文明,系统地分析公厕与都市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且在城市现代化与公共事业发展的关联性上均提出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