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规划建设123RESEARCH研究引言历史文化街区通常是一座城市中连片集中体现历史风貌的精华空间,也是普查登记在册文物与历史建筑最集中的地区,但历史物质空间保护与当代功能利用的矛盾普遍凸出。历史上形成的复杂人地关系、产权关系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相较于一般城市更新更加困难1。以北京为例,过往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工作多以示范性项目形式推进,人力、财力投入大,经济难以平衡2。少数院落、街巷更新沦为了建筑师炫技和博取社会关注的网红建筑,各种文创空间、艺术空间在建成时得到短期热度后,利用率直线下降。既没有改善本地居住质量,也没有激活老城自身的社会经济“造血能力”,沦为“橱窗里的花瓶”3。完全政府主导下“一地一议”的更新模式对于全市约24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街区而言难以持续4。2018年北京市颁布《关于加强直管公房管理的意见》5(以下简称《意见》),“申请式腾退”正式成为了地方历史环境保护政策体系中的创新性工具,将过往政令推动的自上而下式的完整产权收拢方式,改为政府提供政策窗口期,本地居民在窗口期内自发申请,以居住权交换政策住房优先租赁权、使用权和货币补偿的模式6。该模式抓住了直管公房这一特殊产权类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财政支出,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提供了宝贵的机会7。2019年北京市又出台了《关于做好核心区历史文化街区平房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恢复性修建和经营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8(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完善了从申请式退租到统筹定向安置房,再到恢复性修建和授权经营的完整工作路径。2021年申请式退租和恢复性修建更是被列入了《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确定的六种主要更新方式中,计划至2025年全市将完成平房区一万户的申请式退租和6000户修缮。当前已有菜市口西片区、观音寺片区、砖塔胡同等项目实施,但在实际运作中存在自发腾退意愿低、腾退空间碎片化、腾退后资产回报率低、居住条件改善遭遇技术标准障碍等问题9,对整体后续更新改造成效产生影响。故本文选取政策科学中的S-CAD分析方法,对现有政策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政策评估方法选择政策是有目的的行动,评估是为了保证目标正确,行动有效10,11。S-CAD方法由梁鹤年先生提出,兼具理性(Rationalist)和渐进(Incrementalist)政策学派的特点,既关注政策的投入、产出、风险等量化标准,也关注跨部门决策方式、公众参与等治理模式,是对政策主观立场所具有的政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