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第41卷第4期Jul.2023Vol.41No.4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AINAN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俱收并蓄:从林风眠仕女画看唐宋绘画色彩的现代转译张孙哲,王小松(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杭州,310000)[摘要]20世纪初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在精神与文化等诸多方面,由旧文化转向新文化。基于此背景,林风眠在创作中也植入了对传统中国画进行“革新”的意识,强调“现代性”与“转型”,林风眠所绘的仕女形象在图式上既承袭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关于“仕女”的经典特征,又在表现方式上融通中西技巧,形成了同时兼具个人特征和民族特性的绘画样本。本文以林风眠仕女画的色彩为切入点,探讨林风眠如何依据个人的认知和话语,融合西画与唐宋绘画技巧,剖析林风眠对传统美术色彩中的文化基因进行现代转译的过程,从而阐明林风眠在近代中国美术寻求民族性的道路上所创造的经典模式。[关键词]林风眠;仕女画;色彩;唐宋绘画;现代转译[中图分类号]J20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1710(2023)04-0185-08[DOI]10.15886/j.cnki.hnus.202204.0066回望林风眠一生创作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别:人物画、山水(风景)画与静物画。在人物画方面,又可分为仕女题材、戏曲人物题材与现实人物题材,其中,仕女画存世最多。其画作多是在斗方画卷上施以彩墨,色彩鲜活、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辨识度。林风眠集中创作仕女题材的时间由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其晚年。从时间与作品数量来看,其笔下的仕女画是他艺术观念视觉化的重要代表。众所周知,林风眠一生的创作都致力于“中西调和”。仕女画作为中国绘画中的经典题材,在他的笔下经由现代派绘画技法的提炼,达到了中西绘画交融的愿景。在他的仕女画中,人物造型形成了一种经典模式,丰富的色彩为每一件具有东方韵味的作品都增添了独具诗意的气质。可以说,色彩是林风眠仕女画中极为重要的构成条件之一。一、历史的“美感”“仕女”又作“士女”,多指代古代的贵族女性或宫廷女子。关于仕女题材的绘画可追溯至魏晋时期。东晋顾恺之笔下的《女史箴图》不仅通过精湛的绘画技艺表现了女性的优美气质,同时为当时的女性树立了高尚品格的楷模。按照张彦远所言,这一阶段的绘画是为了“成教化,助人伦”[1]2。与《女史箴图》功用相似的还有《烈女仁智图》《列女贞节图》与《列女贤明图》等等。绘画发展至中唐时期,宫廷与民间受众对于绘画审美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