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理论与实践64|PUBLISHINGREFERENCE[1]许洁英.图书出版社会效益及其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编辑,2018(7):60-62.考试类教材出版经验与启示关键词:图书质量出版时效转型增效文/穆丽丽摘要:出版社在出版考试类教材时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保障图书政治导向;加强提升编辑业务水平,保障图书编校质量;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保障图书内容质量;落实精益管理,满足时效要求;同时重视教育服务,转变编辑职能,增强编辑客服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出版,维护好消费者权益。基于我国每年组织各类考试种类繁多,考试类教材市场需求量大,很多出版社均有涉猎考试类教材出版业务。本文以国防工业出版社为例,分享探讨一些考试类教材出版的经验与启示。一、首抓社会效益,注重图书品质“社会效益第一”是由出版业的特殊属性决定的。出版业不同于其他行业,除了具有产业属性,还有事业属性。新闻出版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更多更重的社会责任。出版社作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图书的社会效益来体现的,即图书出版发行后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出版企业没有社会效益就没有经济效益,出版业的意义就在于以社会影响产生经济效益。[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者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工作做得好,是可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那些具有生命力的畅销书就是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例子。下面从图书质量保障的维度,探究落实“社会效益第一”的经验启示。1.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保障图书导向正确出版社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要树立政治中有业务、业务中有政治的观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导向意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应有贡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为己任,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头脑。出版社要对书稿的意识形态倾向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判断力,尤其要将那些较为隐蔽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书稿内容及时发现并坚决杜绝。全社应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在继承优良传统、保持领先优势、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上下功夫,精心出版考试类教材,以提升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品牌影响力。2.加强提升编辑业务水平,保障图书编校质量人才永远是产业的核心,编辑始终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