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指引〔试行〕夏岳峰第一页,共五十七页。背景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坏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乙肝大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开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至少有20亿人感染过HBV。据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1~59岁人群乙肝外表抗原〔HBsAg〕流行率为7.18%,推算全国有HBsAg携带者9300万人,乙肝感染流行率为34.28%,推算全国感染过乙肝病毒的有近5亿人。乙肝给我国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对社会稳定以及社会经济开展有着不可无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1992年和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调结果显示,我省人群HBsAg流行率分别排在全国的首位和第2位,控制乙肝流行已成为我省疾病防治工作的当务之急。第二页,共五十七页。背景接种乙肝疫苗是迄今为止全球公认的预防控制乙肝最有效、最平安、最经济的措施。1992年我省将乙肝疫苗纳入方案免疫管理,2002年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我省乙肝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1992年、2006年两次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省1~14岁儿童HBsAg流行率明显下降,从1992年的19.9%下降到2006年的4.6%,其中1~4岁儿童HBsAg流行率从1992年的16.7%下降到2006年的1.9%。为进一步标准和加强我省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根底上,制订本指引。第三页,共五十七页。一、接种对象所有未接种或者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或接种史不详者。重点人群:新生儿、婴幼儿和青少年儿童。高危人群:〔一〕存在经皮肤和黏膜暴露血液风险的人群:包括静脉吸毒者、HBsAg携带者或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易发生外伤者、血液透析者及器官移植者。〔二〕存在性暴露感染风险的人群:包括男同性恋者、多性伴者及性伴为HBsAg阳性者。〔三〕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人群:如医务工作者、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医学院校学生、救援〔公安、司法、消防、应急救灾等〕人员及福利院、残障机构和托幼机构等工作人员。〔四〕其他人群:如乙肝以外的其他慢性肝病患者、HBV高发区的居住者及旅行者、免疫缺陷或免疫低下者、HIV阳性者。第四页,共五十七页。二、接种程序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剂次,免疫程序为“0-1-6,即接种第〞1剂次疫苗后,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剂次疫苗。乙肝疫苗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为便于操作管理和接种反响观察,规定:新生儿卡介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