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2001年10月~2002年12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主持编写〕第一页,共五十六页。一·抑郁障碍的流行学及防治现状•1.1国外抑郁障碍流行学•1.2我国〔包括台湾及香港〕抑郁障碍流行学•1.3我国抑郁障碍防治根底和任务•1.3.1抑郁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的影响•1.3.2抑郁障碍的疾病负担•1.3.3我们面临的任务第二页,共五十六页。三·抑郁性障碍的危素•3.1抑郁性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3.1.1遗传因素•3.1.2性别因素•3.1.3儿童期的经历•3.1.4人格因素•3.1.5心理社会环境•3.1.6躯体因素•3.1.7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和依赖•3.1.8药物因素第三页,共五十六页。2.2抑郁障碍引起题•3.2.1自杀问题•3.2.2慢性疼痛问题•3.2.3对有效生命年的影响问题第四页,共五十六页。四·临床评估•4.1.1病史:•4.1.1.1发病年龄•4.1.1.2心理社会因素•4.1.1.3躯体疾病、•4.1.1.4既往发作的临床表现、•4.1.1.5发作的频度、•4.1.1.6治疗方法及疗效、•4.1.1.7及过去史及个人史•4.1.1.8家族史第五页,共五十六页。•4.1.2体格检查•4.1.3抑郁评定量表•4.1.4实验室测检第六页,共五十六页。4.1.4精神检查•4.1.4.1精神检查的一般原那么•4.1.4.2交谈技巧•4.1.4.3精神检查的主要任务第七页,共五十六页。4.2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与分类•根据CCMD-3第八页,共五十六页。五·抑郁障碍的治疗•5.1治疗目标•提高抑郁障碍的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预防复发第九页,共五十六页。药物治疗〔1〕原那么诊断确切全面考虑病人病症特点,个体化合理用药剂量逐步递增,采用最小有效剂量,使不良反响减至最小,提高服药依从性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响和耐受情况,增至足量〔有效药物上限〕和用足够长的疗程〔>4~6周〕第十页,共五十六页。药物治疗〔2〕•原那么•如无效,可考虑换药〔同类另一种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类药〕。应注意氟西汀需停药5周才能换用MAOIs,其它SSRIs需2周。MAOIs停用2周后才能换用SSRIs•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治疗前向患者及家人说明药物性质、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响及对策,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能遵嘱按时按量服药第十一页,共五十六页。药物治疗〔3〕•原那么•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和不良反响,及时处理•根据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积极治疗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