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第一页,共五十二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第二页,共五十二页。一、院前脑卒中的识别患者突然出现以下病症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①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②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③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④双眼向一侧凝视;⑤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⑥眩晕伴呕吐;⑦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⑧意识障碍或抽搐。第三页,共五十二页。二、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尽快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2.诊断和评估步骤:〔1〕是否为脑卒中?注意发病形式、发病时间,排除脑外伤、中毒、癫痫后状态、瘤卒中、高血压脑病、血糖异常、脑炎及躯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等引起的脑部病变。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2〕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卒中?除非特殊原因不能检查,所有疑为脑卒中者都应尽快进行脑影像学〔CT或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确立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3〕是否适合溶栓治疗?发病时间是否在3h、4.5或6h内,有无溶栓适应证。第四页,共五十二页。处理应密切监护根本生命功能,如气道和呼吸;心脏监测和心脏病变处理;血压和体温调控。需紧急处理的情况:颅内压增高,严重血压异常,血糖异常和体温异常,癫痫等。推荐意见:按上述诊断步骤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min内完成脑CT*等评估并做出治疗决定〔Ⅰ级推荐〕。第五页,共五十二页。急性期诊断与治疗〔一〕病史和体征1.病史采集:询问病症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其他包括神经病症发生及进展特征,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3.可用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用量表有:〔1〕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3〕斯堪地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第六页,共五十二页。〔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1.脑病变检查:〔1〕平扫CT: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