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中医对内脏的分类和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含义。2、掌握五脏的主要功能;熟悉六腑的主要功能,了解五脏与形体、官窍的联系。3、了解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4、熟悉精、气、血、津液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5、掌握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和交换规律6、了解奇经八脉的含义、特点及生理功能7、熟悉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目的要求]第一页,共五十九页。◇概述---藏象一、概念二、藏象学说的根本内容三、脏腑的分类及其主要区别四、藏象学说的特点第二页,共五十九页。一、概念1.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机体表现于外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2.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根底的重要组成局部。第三页,共五十九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各个局部所组成。中医学把人体的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三大局部,它们在人体中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津液那么是脏腑功能活动所生成,也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根底,通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供给机体维持正常生命的需要,从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第四页,共五十九页。二、脏腑的分类及其主要区别1.五脏:肝、心、脾、肺、肾。2.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第五页,共五十九页。1.五脏—肝、心、脾、肺、肾(1)形态:多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结构较充实的脏器〔多为实质性脏器〕。(2)功能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有藏而不泻,满而不实的特点。“满而不实〞:王冰注:“精气为满,水谷为实〞第六页,共五十九页。2.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1)形态:多指胸腹腔中中空管腔性的器官。(2)功能特点:受纳、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有泻而不藏,实而不满的特点。“实而不满〞:王冰注:六腑受纳、传化水谷,应当是水谷充实,而不是精气盈满状态。第七页,共五十九页。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1)含义:奇,异也;恒,常也。指不同于六腑,它们的形态似腑,中空有腔,功能似脏,贮藏精气。并且除胆又属六腑之一外,其余的都没有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的配属〔脉、骨除外〕。(2)形态:中空有腔,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3)功能特点:贮藏精气,有藏而不泻的特点。第八页,共五十九页。三、藏象学说的特点〔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