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经络学说第一页,共二十三页。▲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局部,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篇?一、经络学说概论返回目录第二页,共二十三页。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纵行的主干,循行于人体的深部,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络脉:经脉的分支,循行于较浅部位,纵横交错,网络全身。1.经络含义返回本节一、经络学说概论返回目录第三页,共二十三页。2.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足太阴脾经脉足厥阴肝经脉足少阴肾经脉足阳明胃经脉足少阳胆经脉足太阳膀胱经脉经络系统经脉络脉十五络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与调节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孙络:细小的络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冲、任、带、督、阴阳维脉、阴阳跷脉十二经别:加强十二正经中相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十二经筋:有联缀四肢百骸、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手太阴肺经脉手厥阴心包经脉手少阴心经脉手阳明大肠经脉手少阳三焦经脉手太阳小肠经脉一、经络学说概论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第四页,共二十三页。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主要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主要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主要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前、中、后阴经〔太阴、厥阴、少阴〕→脏发出阳经〔阳明、少阳、太阳〕→腑发出3.十二经脉的命名一、经络学说概论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第五页,共二十三页。4、十二经脉与脏腑的属络关系阴经与阳经在体内与脏腑之间有络属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如:手太阴肺经脉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脉属大肠络肺。一、经络学说概论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第六页,共二十三页。二、经络的分布〔1〕手三阴→行上肢内侧手三阳→行上肢外侧足三阴→行下肢内侧足三阳→行下肢外侧〔2〕太阴→前阳明→前厥阴→中少阳→中少阴→后太阳→后1.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第七页,共二十三页。•歌诀:阳经外侧行,阴经内侧循;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表里相配腑随脏。第八页,共二十三页。二、经络的分布2.十二经脉走向和交接规律返回本节返回目录手三阳经头足手胸腹交接规律歌诀:阴阳交四末两阳头面会两阴接于胸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第九页,共二十三页。歌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