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第一页,共五十六页。动脉血气分析的作用•判断呼吸功能最客观的指标••Ⅰ型呼吸衰竭•PaCO2正常或下降,PaO2<60mmHg•Ⅱ型呼吸衰竭•PaCO2>50mmHg,PaO2<60mmHg•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提示呼吸衰竭•〔FiO2=0.21+0.04×氧流量〕第二页,共五十六页。co2o2co2co2O2+HbHbO2o2o2o2co2co2Hb+支气管HbcO外呼吸内呼吸气道肺泡血管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第三页,共五十六页。根本概念酸:凡能释放出H+的物质(H+的供体)碱:能接受H+的物质(H+的受体)体内酸的产生:摄入和代谢产生体内碱的产生: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第四页,共五十六页。体液酸性物质来源食物、饮料、药物三大营养物质中间产物△成人每天进食混合膳食,约生成40—60mmol固定酸三大营养物质完全氧化=CO2+H2O中性酸物质酸性物质挥发性酸H2CO3固定酸〔硫酸、乳酸、丙酮酸等〕第五页,共五十六页。碱性物质体液中碱性物质来源柠檬酸盐、苹果酸、乳酸盐等食物、药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ü正常膳食情况下,体内产生的酸比碱多。ü一定范围内这些酸或碱进入血液后不会引起血液的显著变化,在于有一系列的调节机理,包括缓冲、肺和肾的调节。第六页,共五十六页。酸碱平衡调节机制体内酸碱的绝对量时时刻刻都在变动,人体通过化学缓冲、肺代偿、肾代偿、离子交换四种根本形式,将PH值维持在一个狭窄的生理范围内第七页,共五十六页。1)血液缓冲系统重碳酸盐缓冲系统〔50%〕磷酸盐缓冲系统(5%)血浆蛋白缓冲系统(7%)血红蛋白缓冲系统(35%)2)肾脏的调节泌酸、Na+--H+交换、泌氨、H2CO3-再吸收酸碱平衡调节机制:缓冲系统第八页,共五十六页。3〕离子交换:H+—K+交换HCO3-—Cl-交换〔氯移动〕4〕肺的调节:通过PaCO2和PaO2的变化,作用于中枢及周围的化学感受器,以调节通气量增加或减少CO2的排出。酸碱平衡调节机制:缓冲系统第九页,共五十六页。CO2是代谢的最终产物,是酸的主要来源,由肺脏排出。机体通过调节CO2的排出量,从而维持酸碱平衡此作用机制也有限。酸碱平衡调节机制:肺代谢第十页,共五十六页。体内的固定酸及碱性物质必须经肾脏排出。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NaHCO3的再吸收※肾小管内缓冲盐的酸化※氨的分泌与铵盐的生成※钾的排泄与K+-Na+交换酸碱平衡调节机制:肾代偿第十一页,共五十六页。2Na+1H+3K+3K+2Na+1H+血液中[H+]升高时血液中[H+]降低时酸碱平衡调节机制:离子交换第十二页,共五十六页。血气分析的适应证※危重病人需严密观察和纠正氧合及酸碱状态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