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骨骼系统第一页,共一百二十页。骨骼系统包括第一节骨显像原理、方法和适应症第二节正常、异常图像及临床意义第三节临床应用第二页,共一百二十页。要求掌握熟悉的内容掌握骨显像的根本原理、正常影像特点、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熟悉骨三相显像各时相的意义及临床应用第三页,共一百二十页。第四页,共一百二十页。一、原理骨细胞有机物间质细胞胶原骨组织羟基磷灰石晶体无机物(占骨组织干重2/3){Ca10(PO4)6(OH)2}第五页,共一百二十页。羟基磷灰石晶体K+Na+F-Mg+2PO4–3P-C-P似离子交换树脂二膦酸盐第六页,共一百二十页。OHONaO-P-C-P-ONaNaOHONa亚甲基二膦酸盐〔MDP〕2MDP+99mTc99mTc-MDP第七页,共一百二十页。第八页,共一百二十页。影响骨骼聚积显像剂的因素?1.局部血流量;第九页,共一百二十页。当骨代谢加速时,局部血流灌注增加,成骨细胞活泼并形成新骨时可较正常骨浓聚更多的显像剂,呈放射性“热区〞。相反当骨组织局部血供下降或病损区发生溶骨反响时,骨显像剂聚集减少而出现放射性“冷区〞。2.骨无机盐代谢和成骨活泼的程度;影响骨骼聚积显像剂的因素?第十页,共一百二十页。3.交感神经的影响当有创伤、感染、肿瘤病变累及交感神经时,使其兴奋性降低,引起骨骼血管的舒缩改变,导致骨骼血管床开放,血流增加,充血,使得骨显像时该骨骼呈弥漫性放射性增高。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肢体远端关节如手、足最明显。影响骨骼聚积显像剂的因素?第十一页,共一百二十页。二、骨显像剂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99mTc-羟基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HMDP〕99mTc-焦膦酸盐〔PYP〕第十二页,共一百二十页。本卷须知1.静脉注入99mTc-MDP,且注射时应选择远离疑有骨病变的部位,2.注射后鼓励病人多饮水、排尿,防止污染皮肤或衣物,3.显像时应取走身上的金属物品。注入显像剂3~4h后显像,4.探头或显像床以0.1~0.3m/min的速度进行前位和后位全身采集。第十三页,共一百二十页。三、显像方法全身骨显像第十四页,共一百二十页。三、显像方法局部骨显像第十五页,共一百二十页。局部骨显像第十六页,共一百二十页。断层骨显像三、显像方法第十七页,共一百二十页。四、适应证1.骨肿瘤或活检的定位,确定局部病变手术范围和放疗布野的选择;2.了解恶性肿瘤有无骨转移,有助于临床疾病分期和确定治疗方案;3.局部骨痛的鉴别,排除骨肿瘤;第十八页,共一百二十页。4.评价骨良、恶性病变治疗效果5.诊断各种代谢性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