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1第一页,共九十页。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根本作用2第二页,共九十页。概念历史回忆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不良反响药物分类3第三页,共九十页。一、概念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andanti-inflammatorydrug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阿司匹林类药物4第四页,共九十页。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各种剂型5第五页,共九十页。二、历史回忆1763年:Stone描述柳皮浸出液治疗发热和间日疟1860年:合成了水杨酸1899年:德国拜耳公司合成了乙酰水杨酸1952年:保泰松问世,开始使用NSAIDs名称1960年:吲哚乙酸类药物—吲哚美辛上市1971年:JohnVane等发现NSAIDs抑制COX,使PGs产生减少。随后相继推出了丙酸类、苯乙酸类、昔康类,不同剂型的开发也相继进行6第六页,共九十页。1991年:Herschman等用分子克隆技术证实了COX有两种同工酶1998年:根据COX理论研制的两个昔布类特异性COX-2抑制剂相继诞生了塞来昔布——辉瑞公司的西乐葆罗非昔布——默沙东公司的万络2004年9月:因患者服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万络导致心血管疾病,默沙东公司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撤回万络。7第七页,共九十页。三、★作用机制抑制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从而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的生物合成。8第八页,共九十页。OHOCOOHOH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OHOCOOHOH前列腺素是一族含有一个五碳环和两条侧连的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各种重要组织和体液中,参与多种体内功能的调节。PGE2PGF2a9第九页,共九十页。PGs具有一定的致痛作用,同时还具有显著地提高痛觉神经末梢对其它致痛物质的敏感性。PGs参与炎症反响,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PGs合成和释放的增多,导致体温调定点的提高,体温升高。10第十页,共九十页。COX〔环氧酶〕COX位于细胞微粒体内,是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的关键酶。有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11第十一页,共九十页。COX-1:固有型,存在于体内大多组织和细胞,如血管、胃肠粘膜、血小板、肾脏等,参与保护消化道粘膜、调节血小板聚集、调节血管阻力和肾血流量分布等。COX-2:诱导型,各种炎性刺激均可诱导组织表达COX-2,增加PGs的合成。12第十二页,共九十页。13第十三页,共九十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