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工程职业病危害评价山东电力研究院江红1第一页,共二十四页。内容提要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二、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岗位、生产制度及接害情况介绍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要点五、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六、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七、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第二页,共二十四页。第三页,共二十四页。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风力发电工艺流程简述: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换成电能。风能推动叶轮旋转产生动能,叶轮带动转动轴和增速机产生机械能,增速机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发电机通过输电电缆将电能输送地面控制系统和负荷。第四页,共二十四页。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第五页,共二十四页。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中心110kV变电站第六页,共二十四页。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中心110kV变电站站内环境第七页,共二十四页。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第八页,共二十四页。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风电场箱式变电站第九页,共二十四页。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110kV变电站二层监控室第十页,共二十四页。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来自于叶片扫风产生的噪声和机组内部的机械运转产生的噪声,其中以风力发电机组内部的机械噪声为主。配电装置、变压器等电气设备运行时均产生电磁噪声,同时这些高压输电设备还产生工频电磁场。另外,110kV设备采用SF6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在设备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可能会接触SF6及分解产物。因此,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工频电磁场、六氟化硫及其分解产物。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二、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人员主要负责对设备的运行管理、设备的现场巡视,设备检修由上级检修部门负责。变电运行岗位实行工作三天休息六天的制度,工人可得到较为充分的休息,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较为合理。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运行人员可通过控制中心监控系统对全部风电机组进行控制和监视。设备的运行管理采用控制室监控和现场巡视相结合的方式,在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劳动强度不大,体力劳动强度一般为Ⅰ级,能够适应作业人员的体力、生理状况。北沿风力的生产人员工作时多数时间在监控室从事视屏监视与远程操作,由于长时间进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