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tūchū)(tūchū)症症的诊治的诊治第一页,共六十一页。椎间盘是位于人体脊柱两椎体(zhuītǐ)之间,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组成的一个密封体。第二页,共六十一页。椎间盘组成(zǔchénɡ):软骨板纤维环髓核↗↙↙软骨(ruǎngǔ)板第三页,共六十一页。软骨(ruǎngǔ)板(上、下):同属临近椎体缘一部分厚约1mm第四页,共六十一页。纤维环:包绕髓核,前缘厚,后缘(hòuyuán)较薄分二层:外层为胶原纤维内层为纤维软骨成分内外层之间有交叉第五页,共六十一页。髓核:富有(fùyǒu)弹性,内含胶样物质,约占椎间盘的60%,含水量为80%。第六页,共六十一页。力学基础(jīchǔ):无退变椎间盘可承受压力:6865kPa已退变椎间盘可承受压力:294kPa不同姿势下承受压力不同:平卧0站100%坐150%站前屈210%坐位前屈270%第七页,共六十一页。血供:仅纤维环表层(biǎocéng)有细小血管供应及窦椎神经支配,而软骨板及髓核无血管神经结构,故椎间盘损伤后难以自行修复第八页,共六十一页。椎间盘作用之一:椎间盘连接上下的两个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的活动度。椎间盘作用之二:椎间盘是脊柱(jǐzhù)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性垫的作用。当我们由高处坠落或肩、背、腰部突然受力时,通过力的传导与自身变形可缓冲压力,起到保护脊髓及机体重要器官的作用。第九页,共六十一页。椎间盘作用之三:椎间盘可以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不一,腰椎间盘其前方(qiánfāng)厚,后方薄,在胸椎则前方(qiánfāng)薄,后方厚,使脊柱出现腰椎向前凸,胸椎向后凸的生理曲线。椎间盘作用之四:椎间盘可以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当椎体间有一定的倾斜度时,通过髓核半液态的成分分解压力,使整个椎间盘承受相同的压力。第十页,共六十一页。椎间盘作用之五:由于弹性结构特别是髓核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压力作用下可发生形变,使加于其上的力可以平均向纤维环及软骨板的各个方向传递。椎间盘作用之六:椎间盘可以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与高度,保持椎间孔的大小,使神经根有足的够的空间通过椎间孔,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shēnɡāo),随着椎体的发育,椎间盘增高,以此增加了脊柱的高度。第十一页,共六十一页。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tūchū)刺激或者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第十二页,共六十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