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tūchū)症一、概述•定义:由于腰椎间盘变性(biànxìng)、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第一页,共四十一页。•约占腰腿痛门诊的15-20%•好发年龄(niánlíng)、性别:20-50岁体力劳动者;男>女(4-6:1)•好发部位:L4、5L5S1第二页,共四十一页。三、入院(rùyuàn)评估•病史询问。•腰痛性质、与休息体位关系,影响睡眠与否。•下肢痛性质、与体位关系、与咳嗽、排便等与腹压增高关系、与休息卧床关系、步行、骑车关系•发病诱因有无外伤史、时间•其他症状肢体(zhītǐ)发凉、下肢水肿、麻木、无力、关节僵硬、行动不稳、大小便习惯变化、发热盗汗、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等第三页,共四十一页。•现病史询问疼痛部位、性质、发作时间,了解诱发、加重、缓解因素,了解疼痛与体位、天气变化的关系。本病疼痛比较(bǐjiào)剧烈,沿坐骨神经走形放射,咳嗽或用力大小便可使疼痛加剧,卧床休息可减轻。了解以往诊治经过。•过去史询问既往是否有扭伤史、手术史等。第四页,共四十一页。二、解剖(jiěpōu)生理•ClicktoaddText第五页,共四十一页。第六页,共四十一页。病因(bìngyīn)病理•(一)病因(bìngyīn)•1、椎间盘退变(主因):成人椎间盘无血液供应(纤维环表层有少量血供)营养靠淋巴渗透髓核、纤维环含水量(90%、80%随年龄逐渐递减)髓核蛋白多糖↓髓核胶原纤维↑弹性(张力)↓H2O↓纤维环玻璃样变纤维环与软骨板、椎体缘附着处松弛、囊样变退变摩擦(mócā)第七页,共四十一页。•2.累积性损伤(促椎间盘退变的主因,也是椎间盘破裂(pòliè)突出的诱因)•约1/3椎间盘突出患者无明显外伤史•即使有外伤史,也往往是累积性劳损基础上最后一次外力所致;•伸膝弯腰搬动20kg重物,椎间盘受力可达30kgf/cm2•尸检证明:未损伤椎间盘70kgf/cm2不破裂;已退变损伤者3.5kgf/cm2时即可发生破裂•椎间盘压力测定(1981年)以站立为基础,前倾取物增加100%,前屈及扭转增加400%第八页,共四十一页。•椎间盘退变•年龄(niánlíng)•挤压(jǐyā)牵拉(qiānlā)扭转应力第九页,共四十一页。(二)病理(bìnglǐ)类型•腰突症的病理机制(jīzhì)复杂,与椎间盘突出的好发水平、方位、破裂形式、以及神经根的相互关系有关。•1.好发部位:>90%下两个椎间隙•原因:下两个间隙劳损重、退变多•L5及S1神经在椎管内分别跨越两个椎间盘•2.突出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