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脑皮质(dànǎopízhì)的生物电活动表现类型:自发脑电活动皮质诱发电位在没有任何明显的外界刺激情况下,大脑皮层神经元持续的,节律(jiélǜ)性的,较缓慢的电位变化为自发脑电活动。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大脑皮层上某一局限区所引出的电变化为皮质诱发电位1.自发(zìfā)脑电活动与脑电图脑电图:把引导电极安置于颅外头皮表面所记录到的皮质自发电位活动图像。皮质脑电图:在开颅情况下把引导电极直接(zhíjiē)安置在大脑皮质表面所记录的自发脑电活动。正常人的脑电图波形名称频率波幅特征δ波0.5~3/s20~200uV沉睡,深睡θ波4~7/s100~150uV睡眠,困倦α波8~13/s20~100uV安静闭眼时,枕叶,顶叶β波14~30/s5~20uV活动时,额叶ClicktoaddTitleα波是正常成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频率相当恒定。α波的“梭形”波群:人类α波在清醒,安静(ānjìng)并闭眼是即出现。当它出现时常可具有一阵的波幅自小而大,又自大而小的变化。持续时间约为1~2秒钟。α波阻断:睁开眼睛或接受其他刺激时,α波立即消失而呈现快波。脑电图波形是大脑皮层浅层大量胞体与树突的局部突触后电位总和而形成,所以脑电波随大脑皮质不同的生理(shēnglǐ)情况而变化。同步化:电活动趋于一致,低频高振,慢波。去同步化:电活动不一致,高频低振,快波。高振慢波低振快波兴奋增强低振快波高振慢波抑制加深2,皮质(pízhì)诱发电位受刺激电位波(自发脑电位基础上)波形主诱发(yòufā)反应:波幅较小,感觉代表区,特异性。次诱发反应:波幅较大,广泛区域,非特异性。?什么(shénme)情况下做脑电图?二,条件反射(tiáojiànfǎnshè)学说反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fāngshì)。条件反射:高级神经活动,后天。非条件反射:先天,本能,固定反射弧。食物口腔味觉感受器唾液分泌中枢唾液分泌1,条件反射(tiáojiànfǎnshè)的建立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反射在时间上的结合。过程:学习(xuéxí)过程,不断接受环境变化刺激。2,条件反射的行成机制(暂时联系的接通(jiētōn)ɡ学说)口腔味觉感受器唾液分泌中枢唾液分泌食物大脑皮质味觉中枢唾液分泌多次结合铃铛食物声觉感受器听觉代表区味觉代表区唾液分泌中枢唾液腺暂时联系铃声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为条件反射(tiáojiànfǎnshè)。可见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这一过程成为强化。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