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性期及恢复期降压(jiànyā)ɡ治疗2013.10.22第一页,共二十二页。简介(jiǎnjiè)•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闭塞或破裂而引起(yǐnqǐ)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每年我国死于脑卒中的患者超过100万人,据统计,70%~80%脑卒中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第二页,共二十二页。简介(jiǎnjiè)•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原发性高血压病、脑卒中后应激反应、疼痛、情绪波动以及机体本身对脑缺氧和颅内压增高的生理反应。•因此良好的血压控制对脑卒中的预防(yùfáng)和治疗意义重大。•目前关于脑卒中早期是否立即降压,降压的目标值等问题一直是临床医生争论的焦点。第三页,共二十二页。降压(jiànyā)ɡ目标•2008年一项包括1153名患者的Cochrane研究对卒中后降压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评估(pínū)ɡɡ,结果指出任何一种降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硝酸甘油)均不能对患者的功能预后或死亡产生影响,结论是卒中急性期,调整血压对患者的功能预后无明显影响。•该项研究的不足是受到样本量的限制。•新近一项临床试验(CHHIPS)评估了卒中血压升高患者治疗的效果,降压治疗组在第一个24h内的收缩压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但并不会引起早期神经功能的恶化,主要终点事件(2周内死亡或残疾)的发生率无明显区别,3个月病死率较安慰剂组降低。第四页,共二十二页。降压(jiànyā)ɡ目标•在脑卒中急性期,脑血管阻力和颅内压升高,要求有相对较高的脑灌注压才能保证脑的血液灌注。•因此急性期血压升高对局部脑缺血是有益的,血压下降过低可加重脑组织缺血。•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应尽最大努力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避免血压剧烈(jùliè)波动造成的脑组织损伤。第五页,共二十二页。脑卒中急性期的降压(jiànyā)ɡ治疗•不同(bùtón)ɡ版本的指南对于脑卒中急性期血压降低的目标值不尽相同。第六页,共二十二页。AHA/ASA2007成人(chéngrén)缺血性卒中指南•①对于拟行静脉内溶栓治疗或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当收缩压大于185mmHg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时,需在溶栓前进行降压治疗。若收缩压持续大于185mmHg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则为溶栓禁忌证。再灌注治疗后,需保持收缩压小于180mmHg和舒张压小于105mmHg至少24h;•②若患者无需溶栓治疗,但收缩压大于220mmHg或舒张压大于120mmHg,也需给予降压治疗,血压在卒中发生(fāshēng)后第1个24h下降约15%左右。•③当患者存在需要立即进行降压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