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党课:锤炼党性修养,筑牢信念之基争做助推公司高质量开展的〞排头兵〞同志们: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推动〞一体四翼〞开展布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关键之年。踏上新的赶考之路,面对时代、面对公司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树立更高的党性标准和要求,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必修课,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以崇高的党性坚守初心、接续奋斗,奋力助推公司的高质量开展。下面,我就以锤炼党性修养,筑牢信念之基争做助推公司高质量开展的〞排头兵〞为题,从正确理解党性和党性修养的深刻内涵;当前局部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锤炼党性修养,筑牢信念之基这三个方面为大家讲授一堂党课。一、正确理解党性和党性修养的深刻内涵“党性〞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术语,这一术语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他们所指〞党性〞主要是指理论和政治活动的阶级性。〞党性〞这一术语内涵的根本定型始于列宁,他所指〞党性〞既是研究方法上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自觉,同时也用来描述党员对党的组织的态度。在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文献中,〞党性〞术语正式形成于延安时期。1941年7月,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要求全党同志加强锻炼党性、提高党性、培养党性,保证全党统一意志、行动和纪律。为了增强党员党性,任弼时撰写了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陈云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著作,都阐述了党性问题。而党性修养这一概念最早由刘少奇同志1938年在渑池县八路军兵站举办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特训学习班上提出,〞党性修养〞这个概念非常巧妙地把马克思主义〞党性〞理论与中国传统〞修养〞文化揉和锻造在了一起,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外乡化的杰出体现。(一)党性的内涵党性,通俗理解其实就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某种或某些属性与特性。这些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该政党是此党而非彼党,外在表现为该党与其他政党的差异。显然,理解党性需从认识政党开始。众所周知,政党是一定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或精英人士组成的在共同的政治纲领引领下,为夺取或者稳固政权而组成的政治集团或者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其政党党性主要包括特征鲜明的三个根本的方面:(1)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是在工人与资本家的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中形成的,其党性最根本的一方面就是其鲜明的阶级性。这一点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