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病人(bìngrén)的补液问题第一页,共二十一页。失血性休克(xiūkè)定义•失血性休克是指由各种原因(如创伤,手术意外等)引起的血液或血浆急性大量丢失,而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综合征之一。失血性休克时组织细胞氧合障碍,可引起急性应激状态、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并发多器官(qìguān)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出现多器官(qìguān)功能衰竭。•抢救失血性休克最主要的措施包括有效止血,合理的液体治疗以及积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随着对失血性休克本质的认识加深,强调控制病因是治疗的根本措施,早期液体治疗是重点。只有恢复血容量才能提高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第二页,共二十一页。临床上失血(shīxuè)量的判断视觉判断:即靠肉眼观察出血量的多少。1根据血压和心率变化判断:(1)动脉压(ABP)降至80mmHg以下,或高血压较原水平下降20%以上,或脉压低于20mmHg。(2)正压通气ABP下降超过10mmHg,常提示血容量减少10%,这项指标较CVP更敏感。2低血容量程度:3第三页,共二十一页。估计失血量(%)收缩压kPa(mmHg)脉率(次/min)15-2010.6-12.0(80-90)100-12020-408.0-10.6(60-80)>120>40<8.0(60)速、弱第四页,共二十一页。4中心静脉(jìngmài)压(CVP)(1)70kg成人每丢失100ml血液,CVP下降0.7cmH2O。(2)健康人出血500-800ml,ABP无变化而CVP下降至7cmH2O。血细胞比容(HCT):HCT下降4%出血量500ml。56骨折部位(单侧)闭合性损伤失血量:第五页,共二十一页。骨盆骨折1500-2000ml髂骨(qiàǔ)ɡ骨折500-1000ml股骨骨折800-1200ml胫骨骨折350-500ml肱骨骨折200-500ml尺桡骨骨折300ml单根肋骨骨折100-150ml7X线片估计(gūjì)失血量:一侧肋膈角消失500ml,一侧上界达肺门水平500-1000ml,一侧胸腔顶部1500-2000ml第六页,共二十一页。液体(yètǐ)需求原则1.首先要树立扩容第一、输血第二观念;2.治疗时机越早越好。能在低血容量早期段就及时(jíshí)有效地开始容量治疗成功的机会将大大提高;第七页,共二十一页。近年提出一种新的输液观念限制性复苏理念。3.限制性液体复苏亦称低血压性液体复苏或延迟液体复苏是指机体处于有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时,通过控制液体输注的速度,使机体血压维持在一个既能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又不会扰乱机体正常代谢机制的较低水平。对出血未控制前限制补液(休克有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