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规范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规范(guīfàn)(guīfàn)(指南)(指南)保定市第一(dìyī)医院神经内科第一页,共七十三页。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威胁人们健康主要疾病的血管(xuèguǎn)疾病,特别是脑血疾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缺血性卒中在脑血管(xuèguǎn)疾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治疗方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国际上已有多个临床研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NINDS、ECASSⅠ-Ⅲ、ATLANTIS、IST3等一系列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以及汇总分析都在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3h内、6h内、3-4.5h)、用药剂量和适应症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溶栓效果不容质疑,关注度极高。第二页,共七十三页。在欧美(ESO执委会、AHA、ASA联盟)脑血管病指南中明确指出:不能完成急诊溶栓的医院不能收治脑血管病病人,收治脑血管病病人的医院必须能完成溶栓技术项目。我国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也明确提出:急性脑梗死病人在溶栓时间窗内就医(jiùyī),医疗单位必须书面告之病人或家属急诊溶栓治疗的必要性,而且在美国只要符合适应症,无需家属签字。第三页,共七十三页。1995年NINDS证实rt-PA对急性脑梗死发病3小时内疗效及安全性1996年中国开始尿激酶对发病6小时内急性脑梗死溶栓进行开放性研究1998年中国开始尿激酶对发病6小时内急性脑梗死溶栓随机(suíjī)、双盲、对照研究,证实尿激酶溶栓相对安全、有效。2004年国内rt-PA用于临床(相隔9年)2008年ECASSⅢ证实4.5小时内溶栓有效性,历经13年,使溶栓时间窗提高了1.5小时。溶栓效果不容质疑,关注度极高,据统计今年全世界有关溶栓文献前所未有。第四页,共七十三页。ECASS3:结论:脑卒中发病后3-4.5小时静脉使用阿替普酶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影响(yǐngxiǎng):ECASS3结果很快得到肯定被誉为自1995年NINDS试验后急性脑卒中治疗领域最大的进步强调必须停止对溶栓治疗仍保持迟疑态度,以避免使大量患者丧失有效治疗机会随后各国指南根据该试验结果将溶栓时间窗扩大为4.5小时3-4.5小时静脉溶栓在下列患者中的应用需进一步研究:年龄大于80岁;正在口服抗凝药;基线NIHSS评分大于25分;先前有脑卒中和糖尿病史。第五页,共七十三页。只有16%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uànzhě)在发病3小时内被送到医院-院前延误(四个较大卒中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