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性高血压和低血压第一页,共三十三页。什么是内分泌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是指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一定的内分泌疾病所引起的高血压•特点:已经诊断多可通过诊断或其他方法得到根治或有效治疗,原发病治愈后高血压可能随机消失。第二页,共三十三页。哪些患者需要注意排查内分泌性高血压?•高血压伴低钾•顽固性高血压使用三种以上降压效果不好的患者,或者治疗有效但使用4种以上降压药•小于40岁高血压患者第三页,共三十三页。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分类•以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疾病•有高血压表现的内分泌疾病第四页,共三十三页。以高血压为表现的内分泌疾病•常见: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少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第五页,共三十三页。有高血压表现的内分泌病甲状腺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肢端肥大症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垂体第六页,共三十三页。甲亢性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正常或稍低,脉压差增大。•随甲亢的控制,血压可渐降至正常第七页,共三十三页。甲减性高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主。•随甲减的治疗,甲功能恢复正常后,血压可渐降至正常第八页,共三十三页。肢端肥大症是由于垂体肿瘤引起前叶分泌过多生长激素导致水、钠潴留,引起血压升高。第九页,共三十三页。肢端肥大症表现为额部低平宽大、下颌骨大、前突,四肢宽大、骨质疏松、皮肤增厚、多汗、皮肤油脂多、持续性头痛等。第十页,共三十三页。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由于过度分泌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第十一页,共三十三页。嗜铬细胞瘤典型的嗜铬细胞瘤三联征,即阵发性“头痛、多汗、心悸,可造成〞严重的心、脑、肾血管损害;大量儿茶酚胺进入血液致高血压危象、低血压休克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嗜铬细胞瘤危象。〞第十二页,共三十三页。库欣综合征主要病因分为ACTH依赖性或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两大类;前者包括垂体ACTH瘤或ACTH细胞增生(即库欣病)、分泌ACTH的垂体外肿瘤(即异位ACTH综合征);后者包括自主分泌皮质醇的肾上腺腺瘤、腺癌或大结节样增生。第十三页,共三十三页。库欣综合征第十四页,共三十三页。库欣综合征①向心性肥胖、水牛背、锁骨上脂肪垫;满月脸、多血质;皮肤菲薄、淤斑、宽大紫纹、肌肉萎缩;②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③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④骨质疏松、或有病理性骨折、泌尿系结石;⑤性功能减退,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