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2023年第05期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类思想文化影响并变革了人类的思想观念和生存方法,高校亦不例外。政治多极化、思想多元化,为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会,研究生导师是高校研究生的首要培养人,导学关系是研究生生涯中的核心关系,导师的教学方式、指导方法和导师言行举止,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起着非常关键的影响,所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育载体,又要立足于导学关系,构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导学思政体系。文章通过梳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导学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导学思政建设,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思路。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导学思政途径中图分类号:F061.3;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5-200-02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生导学思政面临的挑战当今世界发展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变化之中,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我国高校研究生导学思政建设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高校研究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东西方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相互交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发展,一些消极的社会思想也越来越突出。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比较强大,他们开始推行经济、文化上的霸权,强制输入他们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研究生虽是成年人,有着比较活跃的思想和广泛的接受能力,但由于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高校,价值观念、价值判断、社会经验等尚不足以应对这种严峻的形势。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境内外敌对势力加大对高校意识形态渗透力度,同我争夺阵地、争夺青年、争夺人心的斗争日益激烈”。西方的敌对势力,以各种方式、方法把腐朽的思想灌输到我们国家,严重影响到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思想观念,部分研究生表现出对西方国家盲目的崇拜,将西方不良的价值观带入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这种文化对垒在高校研究生群体中形成一种不良风气。(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弱化,社会主义信念受到动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各国的界限也在不断地变得模糊。由于其自身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